初冬的水墨画!鸳鸯、白鹭齐聚印江河,赴一场“精灵”的聚会

铜仁市融媒体中心、印江融媒体中心 | 2025-11-14 13:13

初冬时节,铜仁印江河畔寒意渐浓,却因一群 “特殊访客” 更显灵动。随着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林长制、河长制落地生根,曾经的河道蜕变为绿树成荫、鱼虾丰美的生态秘境,鸳鸯、苍鹭、白鹭等珍稀水鸟纷纷扎堆 “打卡”,为冬日的印江河添上了一抹生机盎然的亮色。 

在印江河澄澈的碧波里,白鹭似一朵落于凡间的白梅,临水而立。它那素雪般的羽毛在初冬的柔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细长的黑喙轻探入清透的水中,与自己的倒影在涟漪里交织成诗,每一次驻足、每一次觅食,都是印江生态画卷上灵动的一笔,把冬日的河畔晕染得格外雅致。

印江河的石滩,引来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精灵赴约。雄鸟身披红棕与蓝绿交织的华服,在石上梳理羽翼时流光溢彩;雌鸟以素雅棕褐点缀其间,与清冽河水、斑斓石滩相映成趣。它们或驻足顾盼,或临水低鸣,把印江的冬日河畔,变成了一首关于陪伴与诗意的生态牧歌。

在印江河畔的草甸间,苍鹭如一位遗世独立的 “水墨隐士”。它以灰羽为裳,长颈似弓,橙黄长喙在碧水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或静立凝望远方流水,或于草泽间悄然踱步,每一个姿态都在印江的初冬里,勾勒出一幅野性与雅致交融的生态长卷。

这些珍稀水鸟中,既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有 “三有” 保护动物,它们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有着极高要求。近年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通过封山育林、造林绿化、生态宣教、护林防火等一系列扎实举措,持续优化生态环境,让河道水质稳步提升,鱼虾资源日益丰富,为水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和安全的栖息空间,让印江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水鸟越冬宝地”。

素材来源:铜仁市融媒体中心 印江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杨文诗 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