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4年第243期 总第369期)

贵州资本市场 | 2024-12-20 09:00

一、从“大投入”到“善引导”,激活政府投资基金。据《金融时报》报道,12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研究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并要求防止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责任机制等。要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发展使其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首先,要厘清政府投资基金的定位和初衷,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对于处于种子期、初创期的企业,政府投资基金提供的支持能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技术创新商业落地,进一步协调整合推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各项要素资源向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聚集。其次,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和投资要因地制宜,避免重复建设。政府投资基金并非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越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效率越高、越能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越好。最后,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健全多元化退出渠道。健全权责一致、激励约束相容的责任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改善考核机制。此外,政府投资基金要更好发挥引导作用,把资金真正用在“小、早、新”项目上,完成任务后及时退出。一方面,对投资进度慢的项目,采用“停、缓、退”等方式及时降低出资;另一方面,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IPO或鼓励发展S基金,推动科创型政府引导基金通过并购和基金份额转让的方式退出。

二、证券公司资本中介业务助力央国企新质生产力发展。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央国企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积极探寻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全力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借助金融工具,充分发挥其促进资本融通、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来实现。一是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化央国企新质生产力发展。通过积极探索技术创新、稳步建立管理创新、拓展商业模式创新三条路径始终把“创新”放在首位,最终实现“质优”的目标。二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中介业务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资本融通、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三是资本中介业务赋能央国企新质生产力发展。证券行业深度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的前沿探索,深度挖掘并充分释放自身在投研分析、资本运作、风险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潜能与优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活力。以诚通证券为例,诚通证券创设了“央企通”“国企通”系列服务产品,打响以资本中介业务服务国资央企第一枪。产品通过授信额度、利率优惠、差异化风险控制支持,为投资者布局优质央国企上市公司提供投融资、资产盘活、信用交易等专属信用服务;同时,为标的上市公司提供信用业务相关市值管理方案,助力央国企市值管理,发挥金融板块以融促产服务功能,助力央国企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三、A股市场百亿元分红频现,三季度分红家数同比增357%。据《证券日报》报道,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意愿和能力显著提升,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可预期性明显增强,投资者回报水平不断提高。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度中期现金分红金额合计6745.66亿元,其中已经实施4048.09亿元,未实施2697.57亿元。

从分红情况来看,今年上市公司分红呈现三大趋势:一是行业龙头引领作用凸显,大额分红频现,一些上市公司分红金额超百亿元;二是分红率提高成为趋势,不少公司表示未来三年分红率不低于30%;三是上市公司分红节奏不断优化,部分上市公司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采取中期或不定期的分红方式,或探索年内多次分红。

业内人士表示,分红能够帮助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上市公司分红可以向市场传递公司财务状况良好的信号,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

四、地方国资频出手,非上市券商增资忙。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年内,地方国资加码布局证券行业,包括华福证券在内的多家非上市券商增资扩股项目相继落地。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小券商获得国资股东增资,能够增强自身资金实力、公信力及抵御风险能力,同时能借助增资扩股契机,探索本地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一是非上市券商增资动作频频。华福证券、万联证券、华源证券等券商增资扩股“进度条”拉满,项目已先后落地。二是从增资主体看,地方国资表现活跃,以“真金白银”增厚券商资本“安全垫”。业内人士称,国资股东增资不仅可以增强券商的资金实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券商的公信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同时能向市场传递对券商未来发展保持乐观的积极信号。三是当地化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证券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尚未登陆资本市场的中小券商获得增资实属不易,以增资扩股为契机,中小券商正积极探索本地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服务的高质量高水平,对证券行业及证券公司而言,绝不仅仅是做大规模,更重要的是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做专做优做精做强做出特色,尤其是对多数中小证券公司而言,其高质量发展更要突出“专、精、特”。

五、深圳“发券”,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积极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措施》从丰富生态要素供给、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四大方面共提出18条措施。

围绕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措施》也作出部署。每年发放最高5亿元“训力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研发和训练成本。每年发放最高5000万元“语料券”,促进语料开放共享和交易,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每年发放最高1亿元“模型券”,降低人工智能模型应用成本。每年投入最高3亿元,聚焦人工智能的数学原理、基础架构、核心算法等前沿方向和具身智能、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芯片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

在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服务方面。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汇聚多元资本构建人工智能百亿基金投资生态,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探索投补联动、投贷联动等支持机制,打造陪同企业成长的耐心资本。对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担保费资助、科技保险资助、知识产权融资贴息等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