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红色宝藏”能说话|七个“红手印”摁下这里“丰收”的启动键

综合广播 | 2021-10-22 10:10

(制图:李沛林)

“我”是一张还原上世纪70年代一个场景的照片,黑白的相纸上刻印着七位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陶家寨村民按下“红手印”的场景,他们坚定的模样,定格了顶云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实践精神……

40多年前,顶云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好个顶云坡、肥田沃土多、生产搞不好、家里不开锅”,可见当时百姓生活十分困难,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当时的生产队长陈高忠狠下心,决定“与其饿死,不如拼一把”,并把陶家寨32户183人划分为3个生产组,实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

带头人陈高忠回忆当时这样的做法有着很大的风险,因此,他要求大家只做不说。当年陶家组粮食丰收,产量比往年增加了两倍多,人均口粮从前一年的106公斤增加到250多公斤。陶家寨人高兴了,但陈高忠还不满意,“搞定产到组,社员的责任心还不够强,能不能把土地分到每家每户,那样粮食产量肯定能大幅度提升,只是风险更大。”

1978年初春,陈高忠瞒着顶云公社,邀约村民罗明才、李国昌、陶天云、陈忠富、罗定尧、罗国民在陶家组山林里名叫“灯盏窝”的地方,商量土地分到户的相关事宜。经过一下午的激烈讨论,大家达成了一致意见,在陈高忠家灰暗的煤油灯下签了“合约”,摁上红手印,悄悄实施包产到户。

7个红手印,摁下了陶家组村民新生活的“启动键”。之后年年秋天家家丰收,各家各户不仅吃上了饱饭,还存下不少余粮。那些“红手印”不仅改变了顶云人的命运,也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惊雷。虽然“我”只是一张被保存于顶云经验纪念馆中的场景还原照片,但是那段照片上的历史却一直见证着顶云人从“填饱肚子”的朴素愿望到实现粮食产量连创新高的美好愿景。 

(部分文字资料来源于顶云经验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