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4年第137期 总第263期)
一、今年超70家深市公司披露并购重组进展,优质资产与资本市场“双向奔赴”提速。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日前,中航电测购买航空工业成飞100%股权的项目在深交所成功过会,交易金额174亿元,成为试点注册制后深市交易金额最高、规模最大的重组项目。这既是2024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里程碑式”的存在,也向市场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优质资产与资本市场“双向奔赴”正在加速。2024年以来,深市已有70余家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进展,优质案例加速落地,细分赛道亮点纷呈。
并购重组是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价值发现与价值创造的重要手段,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也是实现优质资产与资本市场之间“双向奔赴”的重要渠道。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军工企业资本市场运作逐渐走向成熟和规范化,军工企业得以更好利用资本市场资源,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以来,几大因素叠加为并购重组带来新机遇。从政策端看,伴随政策面并购重组政策频出,并购重组市场有望在政策的推动下活跃度进一步提升。从产业端看,目前市场为现金流充沛的公司带来较好的战略并购机会。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市场环境的优化,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科技、制造和医药等行业的并购活动有望改善。
二、安徽出台25条措施,支持科技企业运用资本市场高水平发展。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近日,安徽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印发《安徽省支持科技企业运用资本市场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聚焦资本市场在服务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发挥,着力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从供需两端发力,多维度、分层次谋划研究了25项支持科技企业运用资本市场高水平发展的举措。
《若干措施》提出,针对科技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需求,着力构建股权激励、私募股权投资、发债融资、银行信贷、上市挂牌、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层层递进接力、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特别是围绕支持重大科技攻关、打造科技型企业组团式金融服务、推动产业集群向资本集群发展等安徽资本市场建设的特色做法,强化金融与科技、产业、财税政策协同,加强与相关部门现有规划或正在拟定工作计划的有效衔接。
三、武汉:为商业航天企业上市提供“一站式”服务。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近日,为抢抓商业航天发展重要机遇,大力推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商业航天千亿产业集群,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武汉市人民政府印发武汉市推进商业航天突破性发展若干措施。
措施包括,引导金融机构为商业航天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将符合条件的商业航天企业纳入贷款贴息、融资租赁补贴等惠企政策支持范围。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商业航天企业培育发展。做好商业航天企业债券发行服务保障。加强与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沟通,为商业航天企业上市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河南: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力推科技型企业做优做强。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推动科技型企业利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从引导企业提高利用资本市场积极性、提高拟上市发债企业质量、加强企业发行上市辅导监管以及支持科技型企业做优做强等方面,推动科技型企业积极对接资本市场,促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河南将引导科技型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引导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同时,加强后备资源挖掘培育。推动各地完善上市培育工作机制,围绕28个重点产业链和新业态加强工作推动,吸引优质链主企业和重点培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等对接资本市场。
在支持科技型企业做优做强方面,河南提到要支持科技型企业再融资、科技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引导科技型企业积极使用股权、债权等各类融资工具,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更好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贯通融合。同时,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开展股权激励,帮助企业留住人才,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