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网红之后,景区如何保住流量红利?| 数字文旅特刊·景区篇
“自从看了抖音,想去重庆坐轻轨,想去西安喝‘摔碗酒’,想去厦门吃冰激凌,想去安徽黄山看云海……”一位网友这样说。“抖音上常诞生网红打卡地”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印象,但对于全国各地景区经营者而言,他们看待问题的视角有所不同——网红之后,生意增长才是核心期待。
如何找到并最大化地放大景区的网红潜质,挖掘景区有待开发的魅力和趣味?如何将线上传播带来的流量转化为线下景区真实的客源增量?如何改变景区单一的门票收入结构?关于数字化改革,景区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内容成为连接用户的关键纽带
景区主动生产“网红打卡地”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统计调查所所长马仪亮说,10年前,很难想象一首互联网流行的歌曲能带火一个景区。像《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这首歌在抖音上播放了几十亿次,大部分人网友都是通过这首歌知道了这样一个原本很偏僻的地方,也带动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的文旅事业发展。文旅行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发生了彻底变化,这其中关键的纽带是“内容”。
从意外走红到主动参与
景区建设要预埋“网红基因”
闻名遐迩的黄山风景区,作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一条短视频仿佛让这些景观具有了魔力。2013年7月开通的黄山西海大峡谷观光缆车,本来是作为景区内的交通工具,却因沿线的奇幻美景和视觉上的冲击力于2018年在抖音上意外走红。
在抖音平台上,这条西海大峡谷“网红小火车”的视频获得230万点赞量。短短十几秒的视频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出云蒸雾绕,如同仙境的黄山,引得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说:“这是一列开往国画里的小火车,比短视频上看到的还要美!”
“我们一直在关注抖音这样的新媒体平台。一方面,过去的旅游营销或者宣传打法在今天已经不太适用了,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像抖音这种短视频和直播的表现方式,特别适合展现旅游景区的特色。”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德辉说,“受网红小火车的启发,我们相继打造了一系列的网红打卡点,比如我们在高山之巅打造的云亼精品民宿、云SPA、云酒吧。”
以往是被动等待,现在景区都选择主动出击。在章德辉看来,一个网红打卡地的形成,首先是要有足够好的资源本底,其次看景区的美能不能用新媒体手段来展现。章德辉说:“现阶段,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一个景区初期规划建设时,就开始为它今后的传播做打算,要为景区预埋网红基因。”
例如花山世界主题园区,大量艺术装置元素的融入除了增加美的体验,更是为消费者提供创意有趣的互动方式,因为消费者往往更喜欢将互动类的内容分享到新媒体平台上。“这是我们提前做的功课。”章德辉说:“关键还是要以消费者为核心,考虑消费者的真实感受。”
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因为花山世界主题园区是一个兼具日游和夜游体验的项目,到了晚上,流光溢彩、华美梦幻的灯光秀是重头戏。章德辉说:“很多夜游景区实际去看的时候很美,但手机拍摄出来模糊昏暗的成像效果令人失去了分享欲望。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正式运营前,我们对灯光的冷暖对比等各项参数进行了反复调试,至少我们希望做到消费者真实看到的,和拍摄分享出来的效果是一样的。只有这样,用户在互联网上分享的内容才能带来有价值的传播。”
景区带头内容生产
主动塑造年轻化新口碑
当下,除了借助用户“种草”、打卡和二次分享行为带来传播效应,也有一部分景区选择更积极的行动,通过主动生产内容来促进独特价值标签的形成。
河南云台山景区是“竹林七贤”归隐抚琴之地,这种强调个性解放、精神自由的魏晋风雅在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与此同时,一些传统节日也在日渐升温。例如花朝节这天,许多热爱中国文化、热爱汉服的年轻人,会身着汉服,赏花游春。
云台山景区抓住了这个机遇,将这种精致与典雅的传统文化作为景区标签。于是,就有了云台山汉服花朝节。在抖音#云台山汉服花朝节#主题下的短视频作品中,众多年轻人身穿或精致流彩或朴素典雅的传统服饰游览,有人伴随潺潺流水抚琴自吟,有人在花瓣纷飞中起舞翩翩。评论区网友纷纷呼唤自己的朋友:“云台山,今年旅游安排起来!”
基于传统文化的魅力挖掘和在新媒体平台上主动塑造的内容,云台山在景点稠密的河南脱颖而出。现如今,云台山已经成为广大汉服爱好者心之向往的地方。
越来越多的景区加入主动生产内容的阵列中。
2020年,当时有爆红的“前浪后浪”“乘风破浪的姐姐”,“浪”不仅符合水上乐园的游玩特性,也高度贴合当时的社会热点。巨量引擎为南昌玛雅乐园最终选择#乘风破浪一起浪#为传播主题,希望传达出在不平凡的2020,大家依然能有乘风破浪的勇气,又能有玩在一起“浪”在一起的乐观心态。
杭州安吉Hello Kitty乐园也找到了破题思路。景区携手巨量引擎打造了Lolita游园会等系列内容,充分挖掘园区内童话般梦幻、可爱的氛围,结合Lolita着装风格近年来在年轻人群体中形成的影响力,两者跨界融合形成了良好的聚合效应,并通过短视频传播扩散了圈层影响力,在形成巨大流量和话题度的同时,也吸引了消费者前往体验。
不仅是沟通方式
文旅行业内容营销进入后链路时代
如果说之前的内容营销更靠近消费“前链路”,通过转发、点赞、评论等交互行为间接影响消费行为,那今天的内容营销则表现出直驱“后链路”的趋势,即加粉、购买、消费、体验、注册会员等更贴近商品交易本身的用户行为,甚至是通过内容的打造,影响到用户破圈,以及反推产品设计。
杭州小黑诸鸣是抖音上一位有着900万粉丝的网红导游。凭借生动巧妙的表述方式,小黑让灵隐寺在互联网上又火了一把。在未来,除了不断提升内容生产质量,小黑还有更深远的打算。“我可以帮助景区在抖音上做宣传,景区提供相对优惠的门票,这样景区省掉了以往的营销费用,用户也得到了实惠。我希望自己在中间扮演这个桥梁的角色,形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内容营销后链路时代
促进文旅产品创新
“从数字化转型开始,我们成立了数字文旅实验室,专注于数字化研究和探索,实验室有一个重点方向,就是要做好内容中心。”陕旅集团数字化转型技术负责人、陕西旅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哲楠说,在最新的景区规划里,陕旅计划打造一个“抖音小镇”,线下以美食体验区域为主,线上通过抖音直播的方式展示民俗特色小吃、创意饮食等有趣的制作过程。用户在体验区里既可以品尝,也可以动手制作。体验的过程被分享到抖音上,成为二次传播的素材,从而真正成为线上线下联动的“网红打卡地”。“我们要把传统的文化以更加年轻化的方式,更加数字化的方式,更加趣味化的方式来展示给游客。”在陕旅集团看来,内容营销不应该只关注流量,更要将互联网思维渗透到产品设计中去,让内容即产品,产品即内容。内容传播的同时,经由直播带货和打通抖音小店等方式,一整套游玩体验门票美食组合产品呈现在消费者眼前,让传播与销售无缝连接,形成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新媒体平台助力
商业化组合拳让后链路转化更高效
巨量引擎文旅行业变现负责人沈莜悠说,巨量引擎对数字化文旅建设经历了从线下到线上,再从线上引流至线下的过程。现在的重点建设方向是线上线下的全面打通,也就是后链路转化提效价值。
成都的漫花庄园景区令沈莜悠印象深刻。原本,这是一个以吸引中老年人赏花为主要优势的景区,今年,景区开通了企业号,发力在抖音平台做营销。因为抖音平台上活跃着各色显著年轻化的人群,景区做了一系列针对化的内容改革,随着踏青季,看粉色樱花瀑布等内容的传播,加之一系列精准投放的广告,漫花庄园的消费群体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亲子游、情侣游等逐渐成为主要群体。当樱花成了漫花庄园又一独特标签后,景区乘胜追击,继续以樱花做主题发起了抖音挑战赛,一周之内就让该话题播放量超千万次。
不仅如此,景区还开通了企业号的团购服务,因为前期一系列内容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影响力,短短几天,团购券的销售量就达到上千规模,漫花庄园成为成都本地玩乐热门地,并被央视新闻所报道,成为振兴乡村旅游的典范案例。
从全局营销到全局经营
协调配合带来长远生意增长
“如果景区精心创作的内容,只是为了获取一次性的流量,那就得不偿失,内容的深层次利用以及粉丝的长期经营,才是关键。”巨量引擎营销副总裁陈都烨说:“重点是当消费者想到你,想要继续了解的时候,你随时都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金哲楠说:“陕旅集团旗下华清宫景区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长恨歌》在抖音走红之后,我们也对新媒体平台带来的营销价值进行了重新思考。网红打卡地可能只是一种现象,作为景区,我们更关心走红背后在生意上产生的价值。在品牌形象塑造层面,华清宫已经成为大唐文化的代名词之一,在用户结构层面,也看到了抖音营销的破圈价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着汉服举着手机到华清宫做直播等。”
“经过持续对抖音品牌号的运营,华清宫积累了一批高粘度的粉丝。随着时间的推移,粉丝价值也持续增长,成为景区品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能够持续追踪目标用户的状态,与用户建立长久的稳固关系,就能越来越了解年轻消费者的诉求,这种长期价值对景区而言更加宝贵。”
3月20日,《长恨歌》2021年首演开幕式上,景区邀请了文化名人蒙曼畅谈大唐盛世之美,吸引了近千万年轻用户在线观看。直播间里,华清宫的旅游产品和文创IP产品等组合礼包都获得了很好的销量。
“数字化营销为文旅行业带来很大的颠覆。”金哲楠说,“我们会紧跟趋势,保持与新媒体平台一起进化的能力,同时就如何利用好抖音这个平台持续展开探索和尝试。”
巨量引擎营销副总裁陈都烨希望,文旅客户能用一种“全局经营”的思路来利用好抖音这个平台。“我常常跟客户谈到,要有全局的使用平台的能力。从广告到内容,从交易到经营,持续做下去,收获将越来越多。”
在“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主题活动上展示的山东潍坊风筝非遗产品
营销、产品、服务协同发力
全局经营助力长远生意增长
“营销都是有时效性的,一件事只能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热度,期待做一次营销就能‘全面获胜’的想法是不科学的。”谈及景区经营方怎样让网红打卡地保持长期生意增长,章德辉这样回答。“想要长期走红,要在营销端、产品端、服务端共同发力,协同配合。比如一些景区可能在短期内在网络上走红了,吸引了游客,但游客来了之后发现名不副实,感到失望,也不会有再次游玩的兴致。要把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上去,再持续进行营销端的活动,让消费者想来,来了以后不失望,回去之后还能替景区做二次宣传,这才是一个能长期运作下去的模式。”
巨量引擎渠管理中心售负责人涂晴也说,针对文化和旅游行业而言,景区不能只依赖营销行为。想要实现持续生意增长,应充分从产品视角、用户视角和内容视角三位一体地做考量。持续来看,既要借助新媒体的手段,也要破除对短视频的过分相信。要保持景区形象与产品体验一致性。通常而言,也就是说“货要对版”,这也有赖于景区完善产品体系与整合营销传播。一旦成为网红景区,景区的旅游设施、后续服务和管理都得跟上,口碑才能形成。
在新媒体时代,景区在短视频传播内容上的画面感、代入感、新奇感、个性感、认同感,吻合了游客个性化的出游方式和情感式表达。深圳大学旅游与新业态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杰武也提醒,“网红打卡地”效应为景区带来巨大流量的同时,也给景区带来了基础设施、服务等方面的挑战。如果旅游景区中出现了这种爆款,迅速开展行之有效的流量转化,形成二次消费甚至是回头客消费,并增强网络的正面引导、巩固流量的基本面就显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