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他们眼里的幸福

ZAKER贵阳 | 2021-12-15 15:18

对一座城市而言 ," 最具幸福感 " 这一评价是市民对这座城市最大的肯定与褒奖。今年 8 月,贵阳入围 "2021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名单。这些年,很多人对贵阳的印象是 " 大数据、创新型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迅速 " 等硬实力,殊不知开门见绿的贵阳也是一座兼具活力与内涵的生态宜居城市。放心的食品安全、便捷的交通出行、体贴的教育布局、暖心的医疗服务 …… 她既有蒸蒸日上的劲头,也有怡然自得的慢生活,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这里 " 安放幸福。"

今天,记者走到普通市民身边,感受了一番他们的幸福 ……

生态宜居

在贵阳,风景如画是幸福

在青山水厂工作多年,市民刘松认为贵阳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肇始于 " 母亲河 " ——南明河的治理成效显现之时。曾经,伴随着贵阳城市的迅速发展,南明河水被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破坏。" 如今,经大力治理后,南明河清水流动。水底有植物、鱼虾,岸上有飞鸟,河道生态系统在逐步完善。" 刘松说道。

" 我每周都会在南明河沿岸跑步,现在河边已经闻不到任何臭味,下沉式的污水处理厂也把南明河畔的地上空间还给了我们,景观公园、科普馆让我们很受益。" 刘松说。

初冬时节,贵阳观山湖公园里,树木、芦苇叶子正由绿变黄,满目流金、景色如画。鸟儿在公园里嬉戏觅食、在树林里停歇,游人出游拍照、市民跑步健身 …… 近年来,贵阳着力构建贴近生活、服务群众的生态公园体系,目前各类公园达 1025 个,贵阳已成 " 千园之城 ",极大拓展了市民休闲娱乐的空间。

家住金华园的曾西女士每天晚饭后都会到观山湖公园里跑步健身 1 个小时,她说:" 这个习惯坚持快两年了,公园里空气清新,沿线铺设的环形塑胶健身步道很不错,有适度的弹性和防滑功能,能很好地保护膝盖,对我来说,家门口有这样一个生态公园就是幸福 ……"

贵阳良好的生态环境让你可以 " 深呼吸 "。日前,省政府发布的 2021 年度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显示,今年 1 至 10 月,全省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位居全国前列。9 个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 98.8%,88 个县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 98.8%。

公共安全

在贵阳,有安全感是幸福

12 月 13 日,记者在筑城广场看到,不少市民在这里欢快地跳着广场舞,许多老年人带着墨镜在难得的冬日暖阳下放风筝。李阿姨对记者说,每次跳舞都把背包放在不远处的座凳上,李阿姨一边说着,手指向不远处身着制服的安全巡逻员,说:" 你看,这里 24 小时都有安保站岗巡逻,到处都是摄像头,我们从来没有在这里丢失过东西,也不但心会丢,很有安全感。"

在蟠桃宫农贸市场,经过 " 一圈两场三改 " 建设,原本的老旧农贸市场华丽 " 转身 ",完成了智能化,菜品信息化、源头可查、去向可追。" 现在各个摊位都有证,蔬菜也都有农残检测,吃得更放心了!" 市民周鑫告诉记者,舌尖上的安全带给他极大的幸福感 ……

作为独居女性,在贵阳上班快 3 年的刘女士认为," 目前贵阳的治安整体较好,我每次加班到深夜回家时,都会发现路上有巡警开着警车在街头巡逻,这带给我很大的安全感,看到他们很安心。" 同时,刘女士也指出还欠改善之处:" 比如,中山东路等老城区一些地方的路灯被茂密的绿植遮住不够亮,希望能够处理一下。也可以增加一些摄像头,提升安全保障,尤其是处于城郊结合部的老旧小区。"

教育发展

在贵阳,孩子 " 减 " 去负担是幸福

今年秋季学期是中小学全面落实 " 双减 " 有关部署的第一个学期,贵阳市各中小学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后托管服务、优化作业设计、加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让学生真正体会到 " 双减 " 减出来的幸福感。

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八年级的学生涂一淳拥有了难得的轻松周末。她说:" 自打升初中以来,最近这段时间的周末是最快乐的,可以跳绳、跑步、打羽毛球、看看课外书,以前的周末都是在各种培训班中‘磨’过来的。"

贵阳市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葛雨烜也得偿所愿,重新背上搁置了一年多的绘画板。" 双减 " 落地后,他不用再去上语文和数学校外补习班了,而是继续学习自己喜爱的美术。

今年 44 岁的郑寿军家住南明区蓑草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两个小孩就读于南明区纪念塔小学。提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他说:" 我是跑长途旅游大巴的,经常不着家,孩子的作业辅导问题一直让我们很头疼,但是今年一系列的政策落地后,孩子作业少了,在学校的课后服务时间就能完成,还有暑期托管服务丰富了孩子的假期生活,这实在是让我们做家长的松了一口气。孩子轻松,我们也不焦虑了,幸福感蹭蹭往上涨。"

交通出行

在贵阳,交通便利是幸福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民生的纽带,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 " 试金石 "。今年 10 月,贵阳市打响了一场交通治堵攻坚战,让市民出行更安全、更方便、更快捷。城市交通拥堵的改善给市民带来了幸福感。

12 月 13 日下午 5 点半,记者来到贵阳市新添大道北段的万达广场附近,实地感受交通状况。

这条约 1.3 公里的路段是乌当区往返云岩区、观山湖区的重要路段,也是车辆自乌当方向上中环匝道必经的路段,早晚高峰车流密集。

缓行、排队,市民郑宇驾车从乌当区上中环,不到 5 分钟便通过了这一段路,这样的通行速度令他十分惊喜。" 我每天上下班必过这个路段,以前没有十几分钟是过不去的,特别是在周五晚高峰,我曾经在这里堵了二十分钟才通过。现在每天上下班经过这里都非常通畅,明显感受到红灯时间缩短、车流减少了。" 一天比一天畅通的交通情况让郑宇感受到了最直接的幸福感。

成效之外,仍需努力,市民袁春说,最近交通状况跟以前相比好多了,很多路口都有交警疏导交通,但是一些路口在高峰期还是比较堵。还有一些地方晚上乱停乱放的情况依然存在。

今年 10 月 1 日起,贵阳市公交地铁 " 一卡通 " 上线,同城化发展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也让市民直呼 " 稳稳的幸福感 "。作为一名销售,何雍每天需要换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到不同的地方," 一卡通实体卡或者一卡通乘车码都很方便,可以在市内的所有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使用,还有 9 折优惠,性价比高,幸福感满满。" 何雍说:" 如果是老人、学生出门时身上没带现金,又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持卡乘车确实是很好的选择。"

医疗卫生

在贵阳,家门口就医是幸福

" 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 "。在各项政策鼓励下,越来越多的社区医院在贵阳建起来,目前已经覆盖全市。小病能够在家门口解决,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近医疗,从根本上缓解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压力,也增强了居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家住中天花园的钱晓认为," 社区医院不用排队,而且全科开诊,有西医和中医,一般的小感冒和肠胃不舒服我都是在社区医院解决的,比较方便。" 但钱晓也期待,社区医院真正融入居民的 "15 分钟生活圈 ",解决下班早以及中午、夜间不接诊的问题。

吴勇是一名上班族,在贵阳生活了快 7 年,12 月 11 日,他因感冒发烧就近在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他最大的感受是:医院在疫情防控方面的举措很到位,住院病房的暖气非常充足,还设置了公共的微波炉、热水箱,医院环境非常人性化。他希望医院食堂给病人开设的 " 营养餐 " 能进一步改进,营养更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