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梵净山珙桐花下的守护者

中新网贵州 | 2025-04-19 12:50

时下,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珙桐花迎来盛放期。在梵净山核心区内,被誉为“鸽子花”的珙桐树在山谷间次第绽放,洁白的苞片随风摇曳,宛若千万只白鸽展翅欲飞,为梵净山披上一层灵动的生态白纱。

图为梵净山的珙桐花。

珙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因其古老性和稀有性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绿色大熊猫”。珙桐对生长环境要求严苛,需湿润且高海拔的生境,梵净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其提供了理想栖息地。

田儒传是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坝溪工作站的一名林管员,每天早上八点,他准时带领着护林队伍开始巡山工作,这是他穿行在这条山间小道上的第十三个年头。“我们每天3至4人开展巡山护林工作,按季节对珍稀动植物进行针对性的巡护排查。”

图为巡山队员检查珙桐是否遭受病虫害。

珙桐的种子具有致密厚实的木质外皮,阻挡着种胚对外界水分的吸收,因而很不容易发芽。“珙桐的成长是十分困难的,这个季节正是珙桐花开的时候,我们主要排查病虫害情况进而进行防治。”田儒传如是说。

近年来,当地通过加强生态保护与人工培育,珙桐种群规模逐步扩大。目前,梵净山已发现11处珙桐片区,最大的小黑湾河片区面积在200亩以上。

图为梵净山的珙桐花。

这支护林队伍里的队员大多数都是本地村民,他们日复一日巡护在梵净山沿线,张江洲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巡山护林,心里面只有一个朴实的想法,守护好背后这座大山,为子孙后代造福。”

梵净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近年来,铜仁市通过“梵净生态账户”等创新机制,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实现绿色经济占比超51%。同时,景区通过限流、预约入园等措施,减少旅游活动对生态的干扰。2024年梵净山游客量达198万人次,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柱。

春日的梵净山,珙桐花与青山相映,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并进,为世界展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