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这份跨越两个世纪的“辣”,令人感动
在今天(4月24日)召开的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产发展推进会上,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企业代表刘涛在交流发言中介绍,老干妈企业成立于1996年。记者一听,掐指一算,到今年刚好二十三个年头。二十三年,跨越两个世纪,青春作伴,年华正好。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刘涛介绍:"老干妈企业成立于1996年,通过23年的艰苦创业,现企业拥有员工5000余人,是目前国内生产及销售量最大的辣椒制品生产企业。企业现拥有2个驰名商标、并通过美国FDA认证、清真产品"哈兰"证,于2006年"油制辣椒"系列食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并由企业作为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发布了国内首个"油制辣椒"国家标准,企业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多年来,老干妈产品在销售市场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经营战略指导思想下,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建立了省级、市级代理机构。1997年以来,"老干妈"已出口欧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南非、韩国等8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
每年使用玻璃瓶7.7亿只、纸箱3400万套、商标标贴6亿张
刘涛说:"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前进路上奋力奔跑,2018年实现产值43.89亿元,上缴各项税费5.42亿元。作为重点龙头企业,我们积极引领开展产业扶贫相关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加大产业帮扶力度,深入推进各项帮扶措施,充分发挥着带动作用。在企业不断壮大自身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着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极大的发挥了产业扶贫的作用,为贵州脱贫攻坚贡献着应有的力量。老干妈上游产业可延伸到原材料种植和包装材料的加工,下游产业可延伸至物流运输行业和产品的消费,在这条产业链上,有供应商110个,销售代理商135个,物流运输企业8个。企业每年辣椒用量4万多吨,菜油10多万吨,在各级政府的带领下,企业在定点帮扶的普安、麻江等地积极建立辣椒、蔬菜基地2000余亩,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每年要用玻璃瓶7.7亿只、纸箱3400万套、商标标贴6亿张,全部来自省内供应商。目前给"老干妈"做配套的玻璃厂、瓶盖厂、纸箱制造厂、商标标贴印刷厂达15家。与此同时,企业积极与各地就业部门对接,通过到各贫困乡镇定点招聘,以就业扶贫的方式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现企业的一线生产工人有80%来自全省各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促进脱贫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引领辣椒行业发展潮流
刘涛最后说:"为顺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主动提升供给能力,我们先后成立了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贵州省企业技术中心、贵阳油制辣椒出口基地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将科技与产业有机衔接,大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技术和有较高附加价值的新工艺、新产品,每年开发1-3个新产品,引领着辣椒行业的发展潮流。企业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实施"千企改造"工程的决策部署,加快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我们开展了"老干妈油制辣椒产业园-贵定一期建设工程"项目。企业贵定工厂项目总投资11亿元,一期占地面积1000余亩,主要产品为油制辣椒。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油制辣椒企业的一个标杆,将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目前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如今的"老干妈",不仅是贵州的风味,也是中国的风味,正在成为世界的风味。记者吃过"老干妈",也见过"老干妈"陶华碧,简洁全面地了解"老干妈",却是头一回,第一次。我想,大多数听说过"老干妈",品尝过"老干妈"的人们,也和我一样,在心底潜藏着一份隐约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