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仁怀市创新推动白酒产业“四个转变”
仁怀市创新推动白酒产业“四个转变”
近年来,仁怀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遵义市委市政府关于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以白酒产业“三个一批”综合治理为抓手,大力实施白酒企业污染治理“四改造一建设四提升”工程,白酒行业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根本性扭转,产业综合效益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全市白酒产业管理从弱到强、分布从散到聚、数量从多到精、保护从点到面的转变,构建起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绿色环保的发展新格局。白酒生产企业(作坊)由2021年的1925家减至868家,产酒乡镇由18个减至8个。
一、强统筹,推动酒业管理从弱到强转变。一是强化高位统筹。市委、市政府组建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指挥部,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白酒产业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5名副县级领导、8名科级领导和40余名干部开展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为酱酒产业发展环保“生命线”提供组织领导保障。将白酒企业综合整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仁怀市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推进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三年来,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暨白酒产业综合治理工作300余次。二是强化分区作战。实行环保战区包保责任制,将白酒企业重点区域划分为14个战区,由37名县级领导干部一线指挥,52个市直单位和18个乡镇(街道)联动发力,940余名干部对全市白酒生产企业(作坊)进行全覆盖包保。对白酒生产企业(作坊)窖池数、污水处理方式、生产许可、环保手续等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摸排统计,因企施策开展政策宣传、分类治理、跟踪管理,全力推动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三是强化培训督导。对符合条件的白酒企业,组织企业法人、业务骨干开展“千企大培训”,从标准、内容、要求等全面进行详细讲解,让企业真正掌握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充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实施“四改”的积极性。同时,组建工作督查专班,常态化对企业“四改”推进情况进行现场督查,入企开展督促指导2000余次,对“四改”成效不好、窖池填埋不彻底、设施设备拆除不彻底等情况,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限期整改,全面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二、强规划,推动酒业分布从散到聚转变。一是优化空间布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战略部署,在充分评估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科学论证适宜酿造基础上,编制《赤水河流域(仁怀段)酱香型白酒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120.44平方公里的生产功能区划定为茅台酒产区(15.03平方公里)、茅台镇传统优势产区(53.03平方公里)和仁怀集聚区(52.38平方公里)三大产区。深入实施《关于全力服务茅台集团发展的十条意见》,积极配合参与《茅台酒产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将茅台集团发展用地全部纳入《仁怀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城镇开发边界线,倾力支持茅台集团打造世界500强企业。二是加速产业集聚。制定仁怀市头部企业和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培育方案、规模企业培育方案、支持地方酒业平稳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地方优质白酒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大力发展白酒总部经济,积极引进洋河、金东、珍酒、北京一轻、香港唐庄等26家优强企业入驻,带动地方酒企发展。三年来,仁怀白酒生产规模企业从95家增至133家,产值过亿企业从13家增至32家。三是加强品牌培育。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酱香白酒产业集聚区”战略目标,加强仁怀酱香白酒产区品牌打造,制定出台《酱香酒产区管理制度的若干意见》《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积极探索中国白酒产区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建设路径。仁怀市获得“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称号,并成功举办2024年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产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持续增强。目前,仁怀市持有白酒商标6万余件、中国驰名商标8件、地理标志产品1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中华老字号企业2家。
三、强整合,推动酒企数量从多到精转变。一是清理退出一批。制定《2022年白酒生产企业(作坊)清理退出工作方案》《仁怀市白酒生产企业(作坊)综合整治奖补指导意见》等文件,针对24口窖池以下的“小散弱”白酒生产企业(作坊),按“拆除复垦类、退出转产类、兼并整合类”分别制定奖补政策,对需征拆退出企业地上建构筑物的按“一企一评估”进行奖补。截至目前,已清理退出白酒生产企业(作坊)632家。二是改造提升一批。按照《仁怀市酱香白酒产业污染综合整治行动方案》《仁怀市酱香白酒产业污染治理规范(试行)》要求,针对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白酒生产企业(作坊)制定“四改造一建设四提升”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冷却水系统、窖池、接酒池、厂区管网改造,加强废水应急池建设,实现厂内进水和污水收集、处理全封闭运行,有效解决污水跑、冒、滴、漏等问题。截至目前,改造提升企业995家。三是重组做大一批。制定《关于实施白酒生产企业兼并重组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规划引领、企业自主、依法依规、真兼实并、一企一址、先批先安、规范建设”原则,将8—23口窖池白酒生产企业(作坊)纳入兼并重组对象,鼓励24口窖池及以上的企业参与,采取就地兼并重组、整合入园发展等方式,实现整合入园发展企业年均产能达2000千升以上。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奖补政策,提高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性。目前,已通过兼并重组减少企业425家。
四、强治理,推动酒业保护从点到面转变。一是狠抓源头治理。建立健全“厂内治理+大企业独立治理+分布式片区治理”综合治污体系,完成8座集中连片白酒废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并配套恶臭气体收集处理设施,总设计日处理能力2.113万吨、实现处理水质水量“双提升”。目前,建成工业废水管网140公里、生活污水管网212公里,引导19家企业自建废水处理设施,设计日处理能力约1.19万吨。二是创新河道治理。抽调23名领导干部组建溪沟治理指挥部,印发《关于明确茅台镇39条溪沟治理工作联系责任单位的通知》,将赤水河茅台段39条支流溪沟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明确由35名县级以上领导分别包保,34个市级工作部门作为溪沟综合治理的包保责任单位,创新“河长+网格长”的河流溪沟管护新模式,统筹推进溪沟治理和保护。截至目前,新建、规范安装管道431.696公里,河道清淤疏浚51.41公里,安装企业监控视频493家,溪沟两侧退出农户养殖557家,拆除小水电27座。39条重点溪沟水质改善明显,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赤水河干流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Ⅱ类以上、获评第二届全国“最美家乡河”。三是健全执法治理。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建立酒企排污在线监控设施和支流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强化执法监管,加大对白酒生产企业全过程监督。2021年以来,立案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307起,处罚款5309.86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10件。同时,全面推行河长制,全市现有县级河长40余名,镇级河长143名,村级河长161名,河(库)保洁员180名;生态环保协会20个,协会志愿者1500余名,实现巡河护河常态化长效化,构建起“全民参与、共治共享”的生态环保治理新格局。
(省委改革办根据仁怀市委改革办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