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读字丨迎“福”啦!五福临门,好运到!
五福临门,是春节时常用的祝福语。人人都想,家家都爱。可是,这“五福”指的是哪五福呢?正值新春佳节,我们就来说“五福”!
不同时期,人们对“五福”的定义各有不同。先秦时,“五福”是: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见《尚书》)汉代时,“五福”是: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见汉《新论》)而近现代给“五福”的定义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那么,“五福”各自表达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呢?
一、“长寿”福
人人都希望长寿,但是,怎样才算长寿呢?我们还是从古文字中寻求信息,破解长寿的密码。
图1:“铸”字的金文写法
甲骨文中暂时没发现“寿”字,但接下来的金文中对“寿”的描述可谓丰富至极。先来看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文字(见图1),这就像是一幅详细描述青铜器铸造场面的工艺图,上面一双手揭开模具的盖子,等待火红炙热的青铜熔液浇铸进去。其实,这就是“铸”的本字。再看“铸”的其他写法,描述得更加详细(见图2)。
图2:“铸”字金文的其他几种写法
那么,铸造青铜器和“寿”是有何关系呢?
首先,青铜器为谁铸造的?肯定是神明、祖先,或是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尤其是作为奖励,为活着的人铸造的青铜器,还会把他的功绩铭刻在青铜器上,万古流芳。
其次,要想获得这种奖励,这个人就必须获得集体的认可。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有资格被筑鼎传颂。
再加上青铜器千年不朽的特性,因此,“寿”指的是精神万古长存。
二、“富贵”福
什么是富贵呢?
有人说,拥有有很多钱财就是富贵。其实,在古代,富是富,贵是贵,两者是有区别的。
“富”,是由“宀”+“畐”组成的。在古文字中,“宀”代表家,“畐”是祭祀所用的酒坛子形象。把祭祀用的主要道具放在自己的家(宗族)里,说明自己的“家”拥有了祭祀权。在殷商时代,能够享有祭祀权的,就是“富”。
图3:“贵”字的金文写法
“贵”字的金文就很形象了(见图3),上面是两只手抱着一个钻头样的东西,下面是“贝”。很明显,是准备在“贝”的上面钻孔。在殷商和西周早期,“贝”就是货币,在“贝”上面凿孔,就意味着是在造钱。制造货币,首先得需要一颗公正之心,也就是说,你所造的币必须要经过老百姓的认可。这就是“贵”的本义,引申为公平正义之心。
因此,“富贵”的本义是指一个人的德行能够长期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并能够传承下去。
三、“康宁”福
康,就是身体无疾病;宁,就是心境平和、内心坦然。
如何才能修得康宁呢?
《黄帝内经》: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所以,“康宁”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修的。如何才能做到“精神内守”呢?孔子说:“人有三疾,君子三戒。”三疾,是指狂、矜、愚;三戒,是指色、斗、得。
总之,身体上遵循自然规律,心理上遵循圣人先贤所言,就能达到康宁的状态。
四、“好德”福
“好德”可以理解为做好事、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
“好德”又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1)算盘式,以功利主义做出发点,做任何善行,都会仔细地考虑到成本、效用、果报和名利等因素。确实认为划得来,才会开始去做。
(2)兄弟式,出于一片同胞般的爱,比较没有自私心的心机和功利的色彩。但是因为有“我执”在作崇,所以仍有人我的分别。
(3)无我式,就是爱别人如爱自己。达到这一境界就已经是圣人了,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甚至爱别人,都超过了自己。
(4)完美式,《道德经》说:“上德不德,下德执德。”行善不但不望回报,而且没有人我的分别,甚至也没有任何名相的负担,这才是最完美的德。
“好德”的层次越高,境界也就越高,福报也就越大。
五、“善终”福
“善终”,简单地说就是,无病无灾地离去。但是,古人所说的善终可没有这么简单,分为三层意思:一是指人自然老死,而不是死于祸患;二是指自己临终之前把好最后一关,把相关的事情做好;三是指有一个好的结果和好的结局。
如何才能做到善终呢?
《礼记·礼运》:
人生有三,莫不量生、莫不爱生、莫不监生。
量生:在生命初期,要明辨生活方向,立足生活之基。
爱生:在人生中期,要珍惜生命,保持生机与创造。
监生:在生命晚期,要睿智处世,温雅安度,不是消极等待死亡,而是积极监督自己的生命状态。
所谓“五福”,是一个完整的人生过程,这个过程需是要自己去经营的。“福”都是自己修来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五福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