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学堂传统音乐时间丨“言雨生百谷”——谷雨
今天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第6个节气——谷雨。
啥是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音乐中听四季气象 节气里说传统文化
“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这些现象都在告诉我们:时至暮春,到了谷雨节气。谷雨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明显增多,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谷雨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古时人们有“走谷雨”“品谷雨茶”“赏牡丹花”等习俗。谷雨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多雨,有利于谷物生长。
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所谓“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谷雨前后,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故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人们把春天采摘、食用香椿说成是“吃春”。除了“吃春”习俗外,还有赏牡丹、喝谷雨茶的习俗。
歌曲《谷雨》很好的把握了谷雨的节气特点,用灵动的节奏,清莹的曲调,完美的演绎了春雨之声,春雨之形,春雨之态,春雨之味。也祝福大家谷雨时节,安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