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播州区: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微播州 | 2024-12-11 10:15

体育强则中国强。近年来,遵义市播州区积极探索“体教融合”发展新模式,立足自身体育特色和优势,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体教融合政策体系,推动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体教融合”就是通过整合体育和教育的资源,促进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在遵义市第二十二中学的操场上,同学们有的在进行热身运动,拉伸身体肌肉;有的聚在一起,组队进行练习;还有的则在互相切磋技艺,交流经验……

在体育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不断挑战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体育能力。

体育课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主渠道,播州区各中小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即小学1至6年级每周4节,初中年级每周3节,足球课每班每周至少1节。

在此基础上,各中小学校还立足实际,开展体育课堂改革,结合学生的兴趣和学校的特色,增添了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现在的孩子最怕的就是吃苦和疲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运用集体游戏和不同的动作,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享受运动,逐步引导他们在身体健康方面取得进步。”遵义市第二十二中学体育老师宋应政说。

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程的同时,播州区各中小学校还积极落实“双减”政策,管好用好学校体育资源,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丰富的体育社团活动,为学生课余活动增添乐趣,使每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

在遵义市第二十三中学的击剑社团里,学生们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着一对一的击剑实战应用训练。

眼前正在和同伴进行一对一比赛的王杰,上高中之前从未接触击剑的他,经过一年多的社团训练,击剑技巧有了很大提升。

“经过一年多的刻苦训练,我不仅掌握了众多击剑基本招式,我的身心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这一年里,我参加了两次重要比赛,贵州省锦标赛中我获得第七名,贵州省冠军杯则荣获第三名。这让我建立了自信。”王杰说。

在击剑社团开展训练的同时,遵义市第二十三中学的排球社团也在积极训练,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即将到来的比赛。

和同伴进行对抗训练的王雨霏,在参加学校社团后,锻炼了她的身心,为她今后在排球项目上走得更远打下了基础。

“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排球,至今已有四年球龄。我从训练中深知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没有团队协作,我们无法取得优异的成绩。未来,我将秉持排球精神,争取在市区及省级比赛中赢得荣誉。”遵义市第二十三中学学生王雨霏说。

截至目前,播州区各中小学校开设有体育类社团活动400余个,实现了“人人有项目、周周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目标。

在深入推进“体教融合”的同时,播州区还延伸校外体育“大课堂”,依托体育运动中心游泳馆资源,按照课程体系化、管理规范化、教师专业化、服务优质化“四化”要求,积极探索“游泳进课堂”试点工作。

在区体育馆游泳场馆,学生们正在教练的带领下,分组进行游泳训练。

游泳作为一种全身运动,对于青少年的体质增强至关重要。

随着游泳课程的广泛推广,孩子们在水中享受快乐的同时,也通过游泳锻炼了身体。

“我们上了十一节游泳课,学习了蛙泳的基本技巧,包括蹬腿、划手、憋气和换气。我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非常有趣,我很想继续学习。”三岔镇中心学校学生李欣妍分享道。

截至目前,“游泳进课堂”工作已覆盖城区区直小学、部分各镇(乡)中心学校,培训学生累计近80000名。

当前,放眼整个播州区,“体教融合”正在开花结果,区内现有全国青少年校园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2所、全国乒乓球特色学校1所、全国围棋特色学校2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所、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7所、高水平运动员基地学校3所、中国足球运动学院西南分院基地学校2所、1+N体育特色学校62所。

在播州区,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跑到操场上,享受体育的乐趣,从“身体动起来”到“体魄强起来”,广大青少年正在从体育运动中汲取获得感和幸福感。(全媒记者 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