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初中化学学科为例
[摘要]
在新课标下,素质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改变传统的以应试教育为主的观点,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提高,在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初中化学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如何科学培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分析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核心素养的建设为中学教育带来了以下六大变化,包括育人行为导向教育更加的注重激发学生坚定的人生理想的信念,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本身的质量,注重教学实践与活动,学生学习的体验,动手应用能力以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的培养,课堂作业将会进一步合理的减少,减轻学生繁重的作业负担,达到科学育人的目的[1]。在化学这门学科教学中,需要同时注重和凝练本原性问题,构建化学概念体系的层级结构,辨识科学宏观结构与化学微观,探究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科学精神。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把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机融合,既提升学生学习化学氛围,又为其核心素质的培养做好铺垫[2]。
一、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及意义
1、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宏观问题的辨识能力与微观成因的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理论实践探究实践能力素养与实践能力意识、科学精神素养与社会责任素养的五个核心方面[3]。通俗来讲,这五个核心素养的要求是要能够从不同层次的视角出发,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能够以科学的角度对自然界各类基本物质要素来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能够从元素、原子、分子等角度深入系统的认识各类主要物质大分子系统的微观物质及其构成,了解物质的结构、性质与变化特点;能从微观、宏观结合的角度,对化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解决问题;能够认识到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且能够被调控[4]。
2、 意义:
第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需要长时间积累。在日常化学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化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学科认知、教学实验、化学情景教学中、小组讨论中等等。对学生进行化学核心素养的渗透需要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中逐步进行,让学生在提高化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化学核心素养。
第二,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素质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逐渐提出,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符合当前教学大环境的时代特征。社会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未来的行业对人们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不仅需要有出色的专业能力,还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强弱,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提前培养,防患于未然。因此在实际化学课教学环节中,初中化学课中介绍的还有很多的知识是与日常生活实际密切的相关,对学生进行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教师引起重视[5]。
二、初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 具有性格、情绪不稳定的特点, 而化学科目的许多知识又相对抽象, 因此学生的兴趣不足是初中化学教学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6]。可见,为全面落实新课标对高中学生核心素养水平的科学培养,教师自身首先更应当高度重视并在化学班级教学活动中大力营造积极和谐宽松的课外学习文化氛围,运用好多种更加丰富更加有趣多样的现代化教学实践手段,激发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课外学习探究兴趣,消除一部分学生的对课外化学知识的厌学、畏学心理,推动学生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2、 重视实验环节,培养核心素养
化学基础实验环节是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最重要课程组成环节,对发展学生思维的原始创新实验能力、动手应用能力均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同时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实验科学精神,能以科学理论分析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实验方式快速提升学生整体对基本化学知识的阅读理解能力[7]。例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绿色化学实验,在实验中渗透一定的环保思想,让学生受到科学探索精神启迪的同时,能够自觉地感受到化学研究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教师要鼓励学生能够变废为宝,运用实际生活应用中一些常见废弃的废旧事物,物尽其用、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科学开展各种化学应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总之,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当重视对化学实验课程的设计,提升化学实验的创新性,从而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每位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8]。
3、 优化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初中化学基础课程实践中普遍应用过的四种主要基本学习方法,包括分类、比较、归纳、分析等多个方面,教师应当重视在课堂中传授这些科学学习方法,并让学生在掌握这些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提升学生 的独立思考能力,以教学“金属与盐”这一部分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演示实验,用锌片、铁片与铝片依次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中写出方程式,同时分析各实验结果的相同与不同[9]。
三、总结
应用科学有效学习方法往往能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初中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起步阶段,教师应当重视立足于化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特点,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化学实验设计,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化学学科的教育价值最大化发挥,真正作用于学生的终身成长与发展。
(令狐昌发)
参考文献:
[1]周生旺、程传银,具身化体育教学:落实体育课程标准的实践视角[J/OL]。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2(05)
[2]陈俞文、陈惠敏、石光。核心素养下新旧人教版教材科学探究内容对比分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9)
[3]占小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变化、特征及启示[J]。化学教学,2022(08):9-13
[4]陈俞文、陈惠敏、石光。核心素养下新旧人教版教材科学探究内容对比分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9)
[5]顾建辛。关于化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微观思考——基于“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内涵及目标指向的意义教学情境素材选择与结构化组织[J]。化学教学,2021(04):3-7
[6]徐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01):61-63
[7]于建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大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2(08):105
[8]欧阳子豪。学科核心素养的融通培养:现实诉求和基本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2(02)
[9]何双安。“数据分析”在化学学习中的功能及教学思考[J]。化学教学,2022(08):9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