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花溪·溪山听见”艺术人生@邓光华:探乐教真知 铸民族乐魂
本期邀请嘉宾:邓光华
以研促教,乐音致远。如今的花溪教育,如涓涓长流的花溪河水,一路成长,一路欢歌。通过培养与引进结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而在花溪区桐木岭村的傩文化公园更是成为让大众能够直观欣赏贵州傩戏、了解贵州傩文化的窗口,促进了傩戏的传承与发展,让灿烂的中华文明代代相传。
贵州音乐广播主持人濮琳专访邓光华
锁定FM91.6贵州音乐广播5月11日20:00“秀美花溪·溪山听见”艺术人生@邓光华:探乐教真知 铸民族乐魂。
邓光华长期从事民族音乐教学与研究,以继承弘扬优秀传统音乐为主线,将两个领域融会贯通、叠合为一个互用互补、相得益彰的整体。在教学方面,邓光华是我省高校本科开设民族音乐主修课和民族音乐学硕士点的开创者。多年来,培养了大批民族音乐学硕士研究生,为贵州音乐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省教育厅、教科所(院)的领导下,邓光华和音研会同仁们作为主笔编写并出版了中、小学音乐教材(含教学参考书),改变了我省长期以来无教材的困境。在科研方面,邓光华先后出版包括专著、主编、辞书等著述30余种,特别在傩戏、傩文化研究成果问世后社会反响尤其强烈,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好评。
音乐教育及民族音乐的探索与论述是邓光华主要成果的体现。音乐教育的亮点主要在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他在《母语 当代音乐教育的文化定位》论文中,首次提出的民族音乐三大审美功能并就此展开“民族音乐就是音乐文化的母语论述”,集中体现他在民族音乐美学的价值观。而主编的高校民族音乐教材、主笔编写贵州中小学教材是他的实践成果。在民族音乐研究上主要反映在邓光华在傩戏傩文化研究方面,他认为傩戏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它对音乐起源研究提供了最新线索和最现实的“活化石”史料。邓光华提出的多学科、全方位的“散点透视与整体相关照”研究方法,得到学界专家的普遍认同和好评。
在邓光华看来,音乐教育作为艺术美育的核心部分,对人的道德完善和兴趣培养至关重要,我们关注塔基和塔尖,是因为坚信艺术到了一定的层次必须注重精英艺术的培养。民乐普及并不是让全民都去当音乐家,艺术学习能陶冶性情、享受愉悦之境。感受艺术的同时,是一个人意志品质磨炼的过程,我们更愿意看到,今天的接受者就是明天的传播者。而扎根人民大众的中国民乐,在提升国民综合素质、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上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民乐在走向世界,代表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进程中,亦会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民乐在新时代取得的新成就,必将激励民乐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邓光华,著名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民族音乐学家。曾任贵州师范大学音乐系主任(院长)、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会、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中国傩戏研究会等多家学会原理事或原常务理事。贵州省艺术教育委员会首届常务副主任;贵州省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顾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访谈主题 /
邓光华:探乐教真知,铸民族乐魂
/ 访谈时间 /
2024年5月11日
FM91.6贵州音乐广播
20:00-21:00
/ 访谈嘉宾 /
邓光华
著名音乐理论家
音乐教育家
民族音乐学家
/ 访谈地点 /
十里河滩旅游度假区乡贤里周公祠
/ 主办单位 /
贵阳市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管理委员会
/ 承办单位 /
贵阳市花溪区文体广电旅游局
《“秀美花溪∙溪山听见”艺术人生》
对于城市高质量发展而言,文艺文化发展既是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对外展示美好形象的“金名片”。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城,需要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进一步激发本土文化、文艺深处的内生动能和创新、创造活力。近年来,贵阳市花溪区高度重视文化创新发展,围绕中心工作,积极挖掘本地文艺人才,培育文化专家,引进优势文化项目,壮大文化产业聚集区,全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创作了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新时代的花溪故事、花溪好声音得到持续传播。
为此,我们策划推出《“秀美花溪∙溪山听见”艺术人生》节目,邀请贵州文艺名家通过不同视角、不同维度,在花溪谈艺术,赋能花溪文艺品牌宣传,传递秀美花溪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