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本草丨被誉为药中“国老”的它,不仅可解百毒、和诸药,还能补气虚、止咳喘!
中药之中,有一味药应用非常广泛,《本草纲目》将其列为百药之首,这味药就是甘草。中医药的汤剂、冲剂、散剂、丸剂等组方中,十之八九有一味是甘草,中医界自古就有"十方九(甘)草"之说,可见甘草之重要。
甘草的广泛运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到了晋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更因为其特性赋予了中药"国老"的别称。
"国老"意为国之重臣,是在朝堂上进行协调处理的管理者,甘草作为药中国老,功行调和诸药,既能缓和药性,免其过伤,又能调和药味,适宜入口。
甘草为何被称为“国老”?
甘草味甘,微寒,归心、肺、脾、胃经,同人参、黄芪等药同类,均归类于补气药中,可见甘草适用于虚人,以补虚为主;
具体说来,其作用有补心脾气,止咳祛痰平喘,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所谓调和药性,指的是方剂配伍中,如果加入一味甘草,就可以降低某些药物的毒性(偏性),而且甘草味甜,可以加强汤药的口感,所以甘草又有"和事佬"之称。
小小甘草,功效不少
■ 补脾益气
甘草有补脾益气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
■ 润肺止咳
甘草能润肺止咳,用于咳嗽气喘,因性味平和,肺寒、肺热均可配伍应用。
从现代药理分析,甘草能作用于发炎的咽部黏膜,缓和炎性刺激,起到抗炎抗过敏、镇咳作用,同时甘草还能促进咽部和支气管黏膜分泌黏液,使痰容易咳出。
■ 清热解毒
甘草有良好的解毒功效。用治食物中毒、药物中毒以及农药中毒,可单用本品煎汤服,或与绿豆同用,以加强疗效。
■ 缓急止痛
甘草常用于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中医有"甘能缓急止痛"之说,可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挛急作痛或是阴血不足,筋脉失养导致的四肢拘挛作痛或挛急不伸。
■调和药性
本品还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的功效。古人云:"诸药中以甘草为君,功能调和诸药,遂有国老之号。"明代李时珍还赞美说:"甘草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善治百邪,得王道之化,可谓药中之良相也。"
另外,现代药理发现甘草中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其化学成分为甘草次酸,能起到抗炎、抗过敏作用。
药食同源,多多益善
黄芪党参甘草茶
【材料】黄芪,党参、甘草。
【做法】药材洗净,放入保温杯中,加入200ml的开水,焗服代茶饮。
【功效】益气健脾、气虚补色。
【适合人群】针对气虚之人,有面色萎黄、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说话、爬楼梯喘气、舌淡、脉弱等症状。
甘草柠檬茶
【材料】生甘草,茶叶,柠檬半个;
【做法】柠檬洗净后切片,适当捣烂后备用;甘草与茶叶同煮取得茶汤,将柠檬加入茶汤中浸泡即可。甘草味甘甜,柠檬味甘酸,此款饮品无需另外加糖,风味独特。
【功效】这两味协同作用能够减轻咽部炎症,改善咽喉肿痛、咳嗽有痰等症状。
【适用人群】脾胃虚弱、中气不足之症,因此这款茶饮还有益于时有怠倦乏力、心烦厌食的人群。
甘草大枣馒头
【材料】甘草、大枣、面粉。
【做法】甘草煮水去渣,和面,大枣100g做枣泥,掺入面中,揉至表面光滑。盖布发酵,发酵后揉匀排掉气体,制成圆形面坯。蒸好后即可食用。
【适用人群】对于一些精神压力较大的人群,他们往往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烦躁、紧张又莫名悲伤,这时,不妨试试甘麦大枣馒头。
甘草虽好,食用也要注意
甘草药性虽平,也不是人人皆宜、多多益善的。清代名医徐灵胎说:"误用致害,虽甘草、人参亦毒药之类也。"若长期大量服用甘草,会使血钠升高,钾离子排出增多,可引起水肿、脘腹胀满等。
因其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甘草与海藻、甘遂、大戟、芫花药性相反,也不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