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百业兴 | 遵余高速公路通车运营掠影
交通一发达,世界就变“小”。
高速公路就是让世界变“小”的“魔法棒”。
今年7月1日,历经4年多的余庆至遵义高速公路终于建成通车了。
这一天,对于地处黔中的余庆县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也是一个新征程的起点。这条让余庆人民日思夜想的便捷路、致富路、希望路、发展路终于梦圆今朝。
遵余高速余庆互通
遵余高速让旅游更便捷
遵余高速贯穿余庆县、湄潭县、瓮安县、播州区,通车以后,三县一区的经济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
7月1日上午,从余庆前往湄潭的梅旭告诉笔者:“以后往返余庆、湄潭快捷了很多,遵余高速道路宽阔平坦,沿途景色迷人!”
一名经常从余庆开车到遵义的司机开心地说:“遵余高速建成通车后,今后吃早餐一脚油门可以从余庆跑到新蒲吃碗虾子羊肉粉,中午再返回余庆品尝正宗余庆剔骨鸭。”
路通则兴,一通百通。遵余高速开通后,“旅”的时间减少了,“游”的时间增加了。
遵余高速飞龙湖互通
驾车从遵余高速飞龙湖互通下站,只需要几分钟路程,就可以到国家4A级景区飞龙寨游玩。这里不仅可以观长龙,还可以体验航空滑翔、游船等项目。
“构皮滩水电站是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工程和贵州省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乌江水电基地规划中最大的水电站。总长2306米,设计通航为500吨级机动泊,实现了贵州水道经过重庆,直通长江,融入长江经济带。”从事导游工作5年的刘阳,带着50人的旅行团从遵余高速构皮滩互通下站,来到构皮滩水电站“打卡”,并为游客解说道。
“有了这条高速,构皮滩水电站可以迎来更多游客。”余庆县构皮滩镇党委书记刘芳兴奋地说。
遵余高速让红色旅游更火
遵余高速一头连着余庆,一头通向遵义中心城区,沿途也串起了遵义会议会址、瓮安猴场会议会址、余庆突破乌江纪念园等一批红色旅游景区,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我去年就通过‘今日余庆’公众号知道了突破乌江纪念园,高速通了,今天特意从遵义开车来余庆感受红色文化。”红花岗区市民张龙发特意开车从遵余高速来到余庆县大乌江镇,感受这里的红色文化。
在大乌江镇红渡村,前来瞻仰红军强渡乌江指挥部遗址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这里,游客们或是在遗址拍照留念,或是在雕塑前驻足观看,在一件件历经战争洗礼、饱含岁月沧桑的旧物中徜徉,真切感受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历程。
“孩子在电视上看见红军长征,很感兴趣。现在放假了,我就带小孩来这里看一下真实的场景,全程高速很方便的。”来自瓮安县的游客王丽容说。
依托遵途高速和红色旅游资源,当地村民纷纷走上了致富之路,有的做保洁、有的当服务员、有的开办农家乐、有的卖起了自家农产品……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开创主题丰富的红色研学路线,将红色文化资源与当地旅游特色资源深度融合,擦亮红色旅游品牌,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余庆县大乌江镇党委书记韦继军介绍。
遵余高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遵余高速不仅是一条红色旅游路,更是推动沿线农旅产业发展的产业路。
7月10日一大早,余庆县白泥镇明星社区种植大户向永俊驱车赶到余庆东站,将新鲜采摘的10000斤茄子、四季豆运往遵义城区的各大超市,一个小时以后,这些新鲜蔬菜就能被端上市民餐桌。
“天天盼,总算是通了,以前去遵义中心城区要3个多小时,如今个把钟头就可以到。”向永俊种植了100余亩蔬菜,他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遵余高速通车,能让他更便捷地把种植的新鲜蔬菜送往全国各地。
同样,在该镇满溪村满溪坝区,500亩大葱郁郁葱葱伫立在田里,30多名工人正忙着将大葱进行称重、装车。
满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仕金说:“自从高速通了以后,我们村种植的大葱随时装车运输,出了村就上高速,直达四川、重庆等地,解决了以往运输难、运输慢的问题。”
在冯仕金看来,随着遵余高速建成通车,让余庆的茶叶、花椒、精品水果、有机蔬菜、特色养殖、石材产业等特色产品走出去,让余庆的旅游、物流、商贸、信息等各类产业火起来,已为时不远。
“遵余高速建成通车,余庆从此进入了遵义一小时经济圈、深度融入黔中城市圈、进一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上重庆、西进成都缩短了一个半小时,南距黔东南州黄平机场仅30分钟,区域节点型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乌江构皮滩水电站通航工程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乌江航道运输能力,为余庆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入长江经济带提供了水运黄金通道。”余庆县委副书记、县长贾旭东说。(作者:王永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