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读字丨甲骨文为什么叫“文”?而不叫“甲骨字”呢?

撰稿:一凡 | 2023-08-04 20:53

文和字是密不可分的。我国第一部研究文字的著作是《说文解字》,为什么“文”要“说”而“字”则需要“解”呢?

图1:“文”字的甲骨文

我们先来看看“文”是什么?从甲骨文“文”字的写法来看(见图1),上面是两条相交在顶点的线,下面是两条交叉的线,中间有一个象形的“心”。什么意思呢?

古人认为思考在“心”,而不在脑。也就是说,刻画出来的这些符号都是心里所想的内容,只有这样的符号才是“文”。因为,用心画出来的“文”能够代表一定的意思;而不用心画出来的痕迹,那只能算“涂鸦”。

《说文解字·叙》:

黄帝之史仓颉(jié),见鸟兽蹏(tí)迒(háng)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传说中的黄帝史官仓颉,发现猎人看到雪地、泥地上鸟兽留下的脚印,就可以辨别是什么鸟、兽走过了。由此,他得到启发,用刻画符号把事物描画出轮廓特征,留给不在场的人看,或传给其他地方的人看,还能留给后来的人看。于是,就造出了各种刻画符号,这就是最初的象形“文”。

《说文解字》:

文,错画也,象交文。

意思是说,“文”字的本义是指“交错画的花纹”。而这种“花纹”不是乱画的,是有一定意义的符号。所以,早期代表一定意义的刻画符号都叫“文”。因此,甲骨文只能叫做“文”,而不能叫“甲骨字”。从甲骨文“文”字的几种写法(见图2),可见甲骨文也有繁简之分。

图2:“文”字甲骨文的几种写法

在上古时期,我们的先人有“文身”的习惯,古书中也多有记载。如《礼记·王制》中说:“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也。” 《庄子·逍遥游》中说:“越人断发文身”(见图3)。这里的“文”,是指“在身上刻画符号”的意思。

图3

那么古代东夷之人为什么要在自己的身上刺纹呢?

《史记集解》里说:因为那里的人们经常在水中活动,所以要剪掉头发,在身上刺上花纹,就像蛟龙的儿子,这样在水中就可以免遭侵害。换句话说,就是给自己增加保护色,希望吓跑其他来侵害的动物,也可叫做“伪装”。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人类社会记载,从母系氏族开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就是女人长于采集,“收入”相对稳定;男人长于狩猎,“收入”相对不稳定。所以,女性聚居成为部落,而男性则四处游猎。这样,生下来的孩子由女性部落抚养,孩子只知道母亲是谁,而不知道父亲是谁。女孩长大后留在部落,而男孩长大后要驱逐出群。问题来了!男性如何区分谁是自己的近亲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同的部落在身上“文”出不同的图案,这些图案就逐渐发展为部落图腾徽号,甚至是后来的“姓”,以此来区别婚育。也就是说,“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近亲结合,这也是最原始的“优生优育”。

图4:金文“文”字的写法

金文“文”字的写法(见图4)和甲骨文字形区别不大,但笔画上更加丰腴,这是因为金文的“文”是浇铸出来的原因。

“文”的意思到这里大概弄清楚了,那什么是“字”呢?

请关注下期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