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几招,餐桌少油腻
油不仅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也是缔造美食的灵魂所在。但油脂摄入过量却可能成为健康的“隐形刺客”。但别着急,控油≠告别美味,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几个餐桌控油的小技巧。
炒菜后控油,巧利用余油
日常炒菜出锅前,别着急直接装盘,不妨把菜锅轻轻倾斜,静置2到3分钟。这样一来,菜里多余的油脂会慢慢流到锅底,尤其像青椒、豆角、荸荠这类吸油性本就不强的蔬菜,用这种方法控油效果特别明显。
控出来的油脂也不用浪费,用来拌凉菜比直接用色拉油更添香味,既能减少额外用油,又能让凉拌菜口感更丰富,一举两得。
(图片由AI生成)
拌凉菜迟放油,煲汤撇去浮油
拌凉菜时,很多人习惯早早把油加进去,其实这样会让食材吸收更多油脂。正确的做法是等到快吃的时候,再淋上一勺香油或橄榄油,随即上桌食用。这样既能让油的香气充分散发,又能避免食材长时间浸泡在油里,有效减少油脂摄入。
(图片由AI生成)
另外,炖鸡、排骨、牛腩这类食材时,煮好后表面会浮着一层油脂,用勺子轻轻撇掉,就能去掉不少多余油脂,让汤品更清爽不腻。
用香料提味,减少用油量
不少人觉得少放油会让菜没味道,其实用天然香料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像丁香、八角、香叶这些常见的香料,本身自带浓郁香气,做菜时加一点,即便比平时少放一半油,菜品依然能香气扑鼻,口感也不会寡淡。这种用香料替代部分油脂提味的方法,既保留了菜品的风味,又减少了油脂摄入,适合日常家庭烹饪尝试。
(图片由AI生成)
选对主食,远离隐形油脂
除了炒菜,主食里也藏着不少隐形油脂。馒头、面条这类主食油脂含量较低,但像花卷、煎饼、千层饼、烧饼,还有曲奇、软面包等,制作过程中都会加入不少油,往往口感越酥香,放油就越多。
米食里的炒饭、炒米粉、炸糕、麻团也不例外,油脂含量都不低。建议日常把这些含油主食换成杂粮粥、杂粮窝头,不仅能减少油脂摄入,还能补充膳食纤维,让饮食更均衡。
(参考文献:[1]吉婷婷.餐桌控油六个小妙招[J].烹调知识,2016,0(4):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