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身边榜样》|大山里的一盏灯@张桂梅校长

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之声 | 2023-06-30 20:33

1.gif

第799夜|陪伴曲《萱草花》

1.png

今天的故事将从一所女子高中说起。

这是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故事的主人公张桂梅,1957年出生。临近高中毕业的时候她的母亲不幸去世,张桂梅随支援边疆建设的姐姐来到了云南。1990年,张桂梅调回丈夫的老家大理。1996年,丈夫患胃癌去世,这个打击几乎使张桂梅丧失了生活的勇气。一年后,张桂梅调入华坪中心中学。正当她全身心投入工作时,她感觉腹部经常疼痛,到医院检查发现是肿瘤,需要手术治疗。张桂梅痛苦极了,整整哭了一夜。但哭过以后,她作出的抉择却是,不能在节骨眼儿上把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扔下!

她把医院的检查结果揣进怀里,一边吃着止痛药,一边像常人一样工作,直到3个多月后把学生送进了中考考场,才住院切除了重达两公斤的肿瘤。术后24天,她就匆匆赶回华坪,来到新成立的民族中学任教。

可是不久,体内的肿瘤复发,她一次次地晕倒在讲台上。醒来后,她对哭成一片的学生说:“坚强些,老师不会死的,也不会离开你们!”

1998年7月,把又一批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张桂梅悄悄去做了第二次手术。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桂梅的身体愈加虚弱,疼痛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有时甚至晕倒。她瞒着所有人,靠一把把止疼药坚持着。

张桂梅疼爱她的学生们。她知道山里的孩子营养跟不上,容易生病,就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改善生活。一次,张桂梅付账时,有学生发现,张老师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一下子明白了,泪水止不住地在眼眶里打转。因为他们知道,张老师每顿饭仅舍得吃一份小菜。

1999年6月,华坪县要建一所儿童福利院,投资方指定张桂梅出任院长。从2001年3月开始,张桂梅不拿一分报酬地干起了第二份职业——“华坪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些孩子们教育好,给他们一个与其他孩子公平竞争的机会。令她骄傲的是,福利院的许多孩子都读了高中、上了大学,50多个孩子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了医生、教师、企业职工等。

在华坪的工作、生活经历,让张桂梅渐渐明白,许多孩子如果有一个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就不会辍学,也不会成为孤儿。2002年,张桂梅萌生了在华坪创办一所女子高中的念头,并为这个在别人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为了筹集办学资金,“骄傲”的张桂梅放下了全部的自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下,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在2008年8月成为现实。与其他高中不同的是,这是一所没有录取分数线,只要初中毕业、只要愿意读高中、只要是贫困家庭的女孩子,学校都无条件接收,而且接受的是全免费教育。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在当地创造了奇迹:创办12年,毕业10届学生,综合排名始终保持全市第一,1800多名贫困女孩在这里放飞了梦想、走进了大学。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

1998年,张桂梅加入中国共产党。20多年来,张桂梅将自己的工资、政府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她个人没有任何财产,但她却说:“我什么都有,我心里有学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

张桂梅校长说:“大目标就像一座高山,需要长久地攀登。你还需要找到一条上山的“路”,在每天的日常里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一步步扎实地往上爬。”

来源

读者投稿

《遇见》栏目投稿邮箱:gszsgsl@163.com

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