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快报 | 威宁:农光互补产业助农增收
省内
走进炉山镇发乐村湖南申源农业专业种植合作社,一排排光伏板下,红菜薹正值采收期,二三十名务工群众在地里忙着采收、背运、装筐……今年以来,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炉山镇大力探索“光伏+农业”新模式,因地制宜利用“农光互补”项目发展产业,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模式,吸引企业入驻发展高山冷凉蔬菜产业,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活力。(贵州日报)
日前,在铜仁市石阡县坪山乡凤凰屯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基地,贵州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贵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品种及配套技术推广与应用”田间测产平均结果显示:大豆产量119.73公斤/亩,玉米产量516.65公斤/亩。大豆玉米增产效果显著,达到“一地多产”“一地双收”的效果。贵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今年在石阡、桐梓、盘州等50个县市建立示范点50个,布局技术示范1.8万亩。(贵州日报)
黔南州龙里县醒狮镇元宝村的刺梨基地里,漫山遍野一片金黄。农技志愿者正忙着引导村民们把新鲜采摘的刺梨规范装箱、称重、装车。今年,醒狮镇带动群众管护产收刺梨5000多亩,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解决群众刺梨销售难题,助力群众增收。(贵州日报)
国内
日前,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加快建设‘武汉·中国种都’”预结题评审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院士专家为推进“武汉·中国种都”建言献策。(农民日报)
日前,第二届中国猕猴桃博览会在陕西省眉县隆重开幕。本届大会以“让世界共享猕猴桃美味——眉县猕猴桃 酸甜刚刚好”为主题。(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