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陈 来: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有传奇色彩
陈 来(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王阳明龙场悟道比较有传奇色彩。简单说,王阳明到了龙场以后第一关是名利关。他从中央被贬到这个地方,当一个小小的驿丞,在心里上怎么适应?先要过名利关。怎么在那个时代把名利都忘了,不再计较从前名利得失,这一般人心里上不能接受。他采取的办法主要是静坐,第一关他很快就破掉了,对于名利这些东西他已经看开看破了。看破以后就是生死关, 当时当朝太监一直追杀他,从北京一路在追杀他,同时他还要预防他们派人到龙场对他不利。有这种担心说明他自己对生死关还没有看破,精神上还没有达到真正的自由。名利已经摆脱了,可是生死怎么能看得开呢?他还是静坐,静坐了一段时间后,这个关他也突破了,在这期间他悟道了,龙场悟道就是这个意思。
“知行合一”是更重要的,他到了龙场大概半年多就被当时贵阳的提学使、就是管教育的官员请去做讲演,他讲的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里面包括了他对宋代大哲学家朱熹的不同的意见。朱熹的思想在明代是占统治地位的。他在贵阳首次提出“知行合一”,怎么看待“知行”?后来龙场悟道也是跟朱熹有关,朱熹讲“人要格物穷理”,到什么地方格物穷理呢?龙场悟道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前面要先解决“知行”的问题,“知行”问题所面对大众是更广泛的。龙场悟道到了一年多以后,他讲“体验探求再经寒暑”,过了两个寒暑,才讲过了三关。我们讲阳明文化,应该把“知行合一”首先放在前面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