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三候
2025年谷雨的具体时间为4月20日3点55分45秒,星期日,农历三月二十三。
暮春槐序,落英缤纷。雨生百谷,清净明洁。
谷雨·三候
一候 萍始生
萍水碧绿,雨意逢时。
二候 鸣鸠拂其羽
布谷啼春,振羽唤耕。
三候 戴胜降于桑
戴胜临桑,蚕将出蚁。
谷雨·农事
谷雨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雨水滋润农田,为庄稼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北方地区冬小麦抽穗扬花,进入生长过程中耗水最大时期,要保证充足水分供应,特别注意防旱防湿,预防病虫害、倒春寒和冰雹危害。
江南地区忙于耕田、施肥、插秧、育苗,是双季早稻栽插的有利时机。茶农忙着采收春茶、制茶,蚕农着手春蚕饲养管理,渔民早出晚归开始撒网捕鱼。
各地抢抓农时,做好棉花、玉米、大豆、花生、黄豆、杂豆、马铃薯、红薯、山药、茄子等的播种与田间管理。
谷雨·文化习俗
“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时节正值牡丹盛开,因此牡丹花又被称作谷雨花。谷雨赏牡丹习俗已绵延千年,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和四川彭州还会在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
在北方沿海一带,渔民谷雨“祭海”习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谷雨时值春海水暖,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谷雨这天,渔民会举行隆重海祭,祈求出海平安、满载而归,因此谷雨也被称作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
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每年谷雨,仓颉庙会都会在陕西省白水县如期举行。据《淮南子》和《山海经》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人们将其安葬在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墓门对联刻有“雨粟当年感天帝,同文永世配桥陵”。
在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流行“谷雨贴”习俗。谷雨后,气温升高,害虫进入高繁衍期,为减轻虫害,农民一边进入田间消灭虫害,一边在门或墙上张贴谷雨贴年画,震慑五毒,驱凶纳吉。
在北方一些地区,至今还流行“走谷雨”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相互探望。到野外散步,亲近自然。
走完谷雨,沐桃花浴。这一古老习俗源于每年谷雨时节的桃花汛,落入河水的桃花瓣遍布河面,相传用桃花水沐浴,可消灾避祸、驱除瘟疫。
资料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