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遵义三日》在北京发布,再现党和红军困境磨砺中的峥嵘历程

2025-01-10 21:53

1月10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新闻出版局指导,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组织的《遵义三日》新书发布会,在2025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成功举办。

《遵义三日》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由著名作家、文化学者胡松涛撰写。该书以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动荡乾坤——三年多的磨难,造成遵义会议”“扭转乾坤——三天的磨砻,完成遵义会议”“锦绣乾坤——三个多月的磨合,圆满了遵义会议”的框架,书写遵义会议的前史、现场和后续,再现了党和红军在艰难险阻中突出重围,在困境磨砺中自我革命,在严峻考验下创造辉煌的峥嵘历程。

《遵义三日》作者胡松涛告诉记者,该书写作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把真实性和文艺性统一起来。“关于遵义会议原始资料很少,而且回忆大多是片段的概念性的,需要去伪存真,把这个资料给它串联起来。90年前的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扭转乾坤的作用。通过这本书,让大家更深切形象的看看当年的革命者是如何奋斗的。”

据悉,贵州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全省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贵州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作出了“四大文化工程”的战略部署,并将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作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

发布会上,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耿杰致辞,指出胡松涛先生的《遵义三日》是贵州红色文化重点建设的一项重要文化成果。同时呼吁广大文化工作者扎根贵州文化沃土,创作出更多反映贵州“四大文化”特色、展现贵州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

贵州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焱表示,推出《遵义三日》这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是贵州出版集团在红色文化出版领域的又一次深耕细作,也是贵州出版集团与胡松涛老师一起践行文化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遵义三日》是一部值得反复阅读的报告文学作品,它不仅仅是对遵义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深情回溯,更是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与生动呈现。”

会上,众多嘉宾对《遵义三日》作出积极评价。

“《遵义三日》这本书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出版,可以说是一种应运而生。”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告诉记者,“这本书主题和聚焦点定得很准,把读者拉回到遵义会议那三天的现场去感受我们党,在绝境当中是怎样实现历史转折的。这部书结构非常好,往前有延伸往后有开展,文学化随笔化色彩比较浓,可读性比较强,这也是我们现在研究和宣传遵义会议,应该用脑用心去更多注意的一个写作方式和传达方式。”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辑部主任、编剧龙平平点赞作品:“感觉耳目一新,遵义会议解决了什么事,这书从人的心理活动来反映这个事件,我觉得是一种创新。中国共产党100多年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的资料,我们现在正是利用这些资料进行党史教育的这样一个最好的时机。红色资源太多了,把它充分利用起来,充分地发掘出来,用新的手段,比如说微短剧,短平快的把它展现出来,年轻人他就容易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