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酒博会:产品、文化与渠道,夜郎古的“三重突围”

2025-09-10 15:39

行业调整期中,夜郎古以清晰的产品矩阵、深度的文化赋能和创新的厂商关系,为酱酒行业提供了一条差异化破局路径参考。

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如期开幕。在酱酒行业从爆发式增长进入深度调整期的当下,本届酒博会成为观察企业战略定力的重要窗口。夜郎古酒业展馆人流如织,以其清晰的产品布局、系统的文化表达和创新的厂商共同体模式,展现出了逆势而上的发展态势,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产品突围:金字塔产品矩阵瞄准消费分化

在酒博会现场,夜郎古呈现出的“金字塔型”产品结构,引发了不少专业观众的关注。从顶端的“神秘·夜郎古”(超高端宴请)到“夜郎古·大师”(品质宴请)、“夜郎古工匠”(商务消费)和“夜郎古·老字号”(宴席市场),再到基座的“夜郎酱系列”(大众自饮),五大产品线覆盖了不同消费场景与价格带。 

“这体现了夜郎古对当前白酒市场消费分化趋势的精准把握。”一位行业分析师在现场评论道:“不同于一味追求高端的品牌,夜郎古选择了一条更稳健的路径——通过产品矩阵实现风险分散和市场全覆盖。”

2025年上半年,夜郎古在酱酒市场中依然保持增长势头,证明这种多维覆盖策略的有效性。

文化突围:“夜郎”文化为核,科技+营销双赋能 

进入2025年以来,夜郎古的品牌动作呈现出系统化、高频次、深融合的特点:

文化破圈:继2024年后,夜郎古再次携手上海豫园灯会,将产品融入国家级非遗盛会,获得线下千万人次曝光、线上超50亿流量,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品牌IP的深度融合。 

品质筑基:4月,夜郎古在陕西旬阳的拐枣基地落成,2000亩拐枣基地保障原料供应及品质稳定性。“拐枣入曲”这一历经余家烧房九代传承的家族秘方,融合酱酒“12987”传统酿造技艺,令夜郎古酒的口感更加醇美,饮后体感更加舒适,也在当前的中国酱酒产业中树立了差异化的品质表达和品质壁垒。

科技赋能:6月端午制曲盛典上,AI数智学徒“小夜郎”拜师中国酱香酒酿酒大师余方强,标志着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期首演的原创舞剧《神秘夜郎 枸酱传奇》,以“唐蒙夜郎取枸酱,武帝盛赞甘美之”的历史故事为蓝本,将两千余年枸酱文化与当代酱酒工艺结合,让品牌文化有了具象的历史锚点,进一步丰富了品牌的文化表达。 

营销创新:9月,夜郎古率先启动“举杯夜郎古 家国共团圆”中秋战役,通过革新品鉴会、夜郎酒谷回厂游、产区参观、夜郎文化体验等深度体验活动,构建了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渠道突围:以“厂商共同体”重构酒业渠道新生态

在行业调整期,夜郎古提出的“厂商共同体”模式尤为值得关注。春糖期间“一城四展”、签约近百经销商的成绩,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酒博会现场,多位经销商表示,夜郎古的“利他客户思维”和“共建共创共享”发展模式是他们选择合作的关键。 

“我们不仅看重产品,更看重品牌方的赋能能力。”一位刚签约的经销商表示,“夜郎古提供的文化赋能体系和动销解决方案,让我们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中看到了真正的支持。” 

行业越是调整,越要坚守长期主义。只有真正构建起品牌、渠道和消费者的价值共同体,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

酒博会不仅是产品展示的舞台,更是行业趋势的风向标。夜郎古以其清晰的产品矩阵、深度的文化赋能和创新的厂商关系,展现了其穿越行业周期的能力。

在酱酒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夜郎古的实践正在为行业探索一条新路径。其提出的“长期主义”和“价值回归”,或许正是当前酱酒市场最需要的理性声音。

未来,夜郎古能否真正成为酱酒行业穿越周期的样本?答案将取决于其战略定力与执行能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行业洗牌期,唯有像夜郎古这样锚定“长期主义”、筑牢文化与品质护城河的企业,才能赢得下一个十年。

实习记者:程艾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