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集 | 青蒿与长松,各挺岁寒节

上天不殒霜,万木正鲜泽。
青蒿与长松,各挺岁寒节。
——(宋)杨时 《隐几》
本期:青蒿

青蒿,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带有香气。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等地;常生于低海拔、湿润的河岸边砂地、山谷、林缘等。
青蒿是菊科蒿属植物,蒿是一类很普通又很文艺的植物。它是端午时节悬挂的香草,是早春时节的牧草,是法式大餐的关键调味料,也是苦艾酒的核心成分;同时,它又以许多名称,活跃在古典诗词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彼采萧兮,一日之见,如三秋兮”“于以采蘩?于沼于沚”,这些名目繁多的植物,都是蒿属植物。
青蒿具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之功效。常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病症的治疗。
图片来源:搜狐网
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疟疾是一种具有全球影响的衰竭性疾病,至今仍是最广泛传播和最具破坏性的传染病之一。中医关于疟疾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青蒿一握,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是东晋医家葛洪所著医书《肘后备急方》里关于青蒿治疗疟疾的记载。
2015年,屠呦呦代表中医药领域首次站在了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向世界证明了中医药的无限潜力。青蒿素的发现历经两年,收集到包括内服、外用,植物、动物、矿物药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并在此基础上精选编辑了包含640个方药的《疟疾单秘验方集》。青蒿素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廉价性使其成为抗疟疾的一线药物,已挽救了数以百万的生命。

《百草集》作者李历先生是从故宫博物院出版社走出来的文化学者,在艺术之都巴黎生活学习16年,游历过168个国家和地区。从知青到定居贵州,先生都与贵州有着不解之缘,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贵州茶、贵州中草药、贵州非遗等。目前创作的《百草集》以一画一中药的形式,记录、推介宝贵的中药文化,拟在故宫博物院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