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醒:开学第一课,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优秀的习惯。”
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学习成绩的差距与每个人的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
而每年高考成绩出来时,学霸分享的经验总结依然离不开习惯二字。
山东学霸孟令昊分享他的高分经验:做事情有计划,学习时要专注的投入。要主动思考,坚持课外阅读。
好习惯,决定好成绩,新学期开学第一课,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1、早睡早起的习惯
很多孩子平时上课没精神,打盹走神,下课后就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学习状态不好,听课没效率。
睡眠充足是高效学习的保证,新学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很重要。
那么孩子几点睡,睡多长时间才算是高质量的睡眠呢?
我们看看下面两张表:
从图中可以看到,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的睡眠时间最少要7-10个小时。
学龄前的儿童和青少年进入深睡眠的时间较长甚至需要一个小时,所以父母必须督促孩子早点上床睡觉。
当然,前提是按计划早点完成家庭作业,睡觉前关掉电视和手机外音,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早睡早起身体好,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2、尊重老师的习惯
教育要成功,必先学会尊师重教。孩子心有敬畏,才不会由着性子扰乱课堂秩序,尊重老师,才会尊重课堂,尊重知识,才会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
孩子尊重老师,离不开家长的正确的引导。家长平时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孩子在学校犯错了,要配合并支持老师教育孩子,而非不分青红皂白就怪老师,甚至报复老师。
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父母越支持老师,孩子的教育就越成功。反之,和老师作对,最终伤害的是孩子。
告诉孩子,要尊重老师,多和老师交流,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效果也会更好。
3、认真听讲的习惯
认真听课是难得的好习惯,听好每一堂课是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的必经之路。
课上不好好听讲,下课自己琢磨即使花费再多时间也不一定能弄懂。
听课效率高,课堂上积极跟上老师的思路,可以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通常都有认真听课的好习惯,他们会听课,会做笔记,长此以往,就会在班级里脱颖而出。
新学期,告诉孩子,认真听课比什么都重要。
图文来源:今日头条
4、复习预习的习惯
首先说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不复习,很容易忘记。
复习不仅是加深记忆的过程,还可以从学过的知识中获得新的理解。
复习要掌握方法,首先当天学的知识,要当天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要能把知识点串成知识网,让每个知识点有链接,以便加深记忆。
复习过程中,要适当做题检验所学的成果, 遇到问题自己先思考,然后利用所学知识点试着去解答,实在解答不了的再去询问老师或者同学。
再说预习,预习主要是为了熟悉次日的课堂教学内容,前期预习工作准备越充足,第二天听课效率就越高。
复习预习,都是非常优秀的学习习惯。
5、课外阅读的习惯
美国普渡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喜欢阅读的孩子常常会表现出更多积极、适应的行为,在学校表现更出色。
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忽略了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兴趣并不是天生就会有,它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不断学习。
新学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需要做到下面几件事:
01、创造阅读条件
合理利用家里的其他地方,比如书桌,沙发甚至洗手间的都可以放置书本或杂志。让阅读无处不在,让孩子能随时随地阅读。
02、学会讲故事
鼓励孩子读完书反过来讲给大人听,孩子讲故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还是对读书成果的一种肯定。
03、父母以身作则
减少在家里使用手机的时间,改掉外出随时随地看手机的习惯,与孩子一同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好习惯决定好成绩,以上几个好习惯,一定要尽早培养。
图文来源: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