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查效率提升30%!贵州高速水城营运中心启用无人机巡飞试点
“使用无人机可以对路段进行高频次、高精度巡查,巡查数据可以实时回传、存储及共享,方便我们及时掌握辖区路网运行情况”。5月13日,贵州高速集团水城营运中心营运路网部负责人陈海兵在毕都线水箐沟隧道无人机巡飞试点,使用无人机对G56杭瑞高速毕都线沿线路网运行情况开展巡查工作。
据悉,无人机巡飞试点是高速集团以低空经济创新应用为抓手,在辖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场景应用的又一次创新尝试。无人机具备机动灵活、视野开阔、高效便捷等优势,可有效弥补人工巡查的不足。自带4800万像素的高清摄像头可捕捉每一处细节,“定时、定点、定航线”的作业模式,可让巡查效率提升30%,人工巡检成本能降低50%。
为使无人机巡飞试点尽快投入应用,水城营运中心于今年3月启动该工作,历经线路规划、现场勘察及方案审核等筹备工作后,4月在毕都线水箐沟隧道、玉舍镇纸厂煤炭产品服务站2处试点逐步完成了无人机机场建设、设备调试和航线点位录入工作。
试飞期间,面对“五一”车流高峰,水城营运中心启用两处试点共2台无人机开展试飞巡查,并成功发现2起车辆违停、1起车辆故障,其间利用无人机悬停喊话功能引导车主撤离,同时回传数据助力“一路三方”快速完成清障救援作业,及时有效保障了辖区道路安全畅通。试飞成功后,2处无人机机场试点正式启用。
目前,高速集团已在贵阳营运中心、毕节营运中心、水城营运中心辖区高速公路建设启用无人机巡飞试点6个,涉及道路巡查、应急处置、路况监测、营运管理等场景应用,有效提升道路巡查的智能化水平。
下一步,高速集团将充分利用路网、土地、品牌、人力、技术等资源,持续推动低空经济试点示范,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低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