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传媒力量| 当重庆棕编来到青岩古镇

原创 | 2024-07-15 17:53

“小桥流水静人家,古镇悠悠映晚霞。青石巷深岁月静,绿树成荫绕人家。”青岩古镇以其古朴的明清建筑、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历史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

走在青岩古镇的石板路上,不乏有一些小商贩在街边叫卖,这其中就有一个摊位格外引人注目——摊位上的蝎子、猫头鹰、蛇、乌龟等手工艺品栩栩如生,走近看,摊主正在用棕榈树叶编织着什么,一穿、一插、一扣、一拉,一个螳螂模样的纯手工工艺品就完成了。

据了解,摊主是一位来自重庆棕编世家的传承人,他介绍到,棕编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棕编工艺品以棕榈树叶为主要原料,经过选材、清洗、晾晒、软化、编织等多道工序制成,将棕榈树叶编织成各种形态逼真的动植物、生活用品和装饰品。这些棕编工艺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摊主并不是孤身一人来到青岩古镇,而是跟随着他伯父一家。“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能让更多人认识到棕编这一项非遗,青岩古镇的游客流量很大,既能带给我们经济效益,又能让更多前来青岩古镇游玩的游客认识到我们的非遗棕编。”

得益于政府对青岩古镇旅游业发展的大力支持,通过税收优惠、创业补贴等政策,降低了创业成本,提高了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商家被政策吸引来到青岩古镇,摊主及其家人也顺势搭上了这一趟“顺风车”,不远万里将非遗棕编从重庆带到了青岩古镇,并在这里扎根发展。青岩古镇为棕编技艺提供了广阔的展示平台和市场空间,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关注和支持,据官方统计,仅今年端午假期间,青岩古镇的客流量就达到了7.56万人次,摊主也坦言,自从来到了青岩古镇,他们平均每天的收入都十分可观。

非遗棕编在青岩古镇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业态,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棕编,共同推动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文字:冯怡

采访:冯怡 邰星星

摄影:冯怡 邰星星

指导老师:李娟 何洁

出品: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