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漾茶香】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黄红缨以茶书写乡村振兴答卷

文/贵州广播电视台书漾工作室 邹佳艺 | 2025-03-07 13:25

2025年3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掌声雷动,来自贵州瓮安的茶业领军人黄红缨,作为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接受表彰。这位从湖南醴陵远赴黔南的“新贵州人”,用十余年将万亩荒山化为“绿色银行”,以一片茶叶托起乡村振兴的希望,更以女性的坚韧与温度,点亮山区百姓的致富之路。

荒山拓绿:从穷乡僻壤到“最美茶园”的奇迹

2012年的瓮安县建中镇果水村,是省级深度贫困村。黄红缨初次面对这片贫瘠的土地,就立下誓言:“定要让荒山变茶园,带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十余年间,黄红缨带领团队劈山开路、掘井引水,将45座荒山开辟为1.2万亩欧盟有机标准茶园。创业初期,黄金芽茶苗因冻害毁坏七成,她咬牙坚持;为取信于民,她日结工资,扛着现金往返村镇,直至村民主动提出月结。如今,穷乡僻壤蜕变为“贵州省最美乡村”,茶园年产值超20亿元,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标杆——“红缨模式”的发源地。   

以茶为媒:产业造血激活“共富密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黄红缨深谙“智志双扶”之道。她首创“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年均组织超800人次的职业培训,累计输出5000余名产业工人,其中83%为农村留守妇女。茶农袁生帝感慨:“如今在家门口月入四五千元,还能照顾老小,日子越过越甜!”

截至2024年,贵州黄红缨茶业公司年均发放劳务工资超2000万元,带动309户脱贫户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企业还通过联合担保授信,助力中小茶企融资超600万元,间接创造700余个就业岗位,形成“一叶兴一业,一茶富一方”的辐射效应。

文化赋能:书漾茶香中的黔茶新叙事

在黄红缨的茶产业版图中,文化始终是灵魂。贵州广播电视台书漾读书会以“书香+茶香”的创新模式,将茶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书漾工作室作为贵州茶文化推广的先锋,以“阅读+茶文化”的创新模式,构建起文化赋能的桥梁。自2019年与茶结缘以来,创始人张婷带领团队策划了“书漾茶书房”项目,通过全媒体矩阵讲述贵州茶故事:包括茶山书屋、茶艺课堂、文化直播等活动。书漾工作室不仅推广了贵州茶的品质与故事,更让“干净茶”“生态茶”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书漾创始人张婷表示:“黄红缨的奋斗历程,正是黔茶精神的最佳注解——历经拼搏的苦涩,终得回甘的醇厚。”

在书漾工作室与黄红缨茶业的合作中,常以黄红缨的创业故事为蓝本,通过媒体报道和论坛分享,将“红缨模式”塑造成乡村振兴的标杆案例,增强黔茶品牌的情感价值。黄红缨的茶园成为书漾茶旅融合的实践基地,游客在品茶之余,可在书屋阅读茶文化书籍、参与茶艺培训,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文化体验。将茶文化从生产端延伸至消费端,黄金芽、白茶、都匀毛尖等产品借助文化赋能,走向全国市场,甚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这种“产业为体、文化为魂”的融合,为贵州茶产业注入了持久生命力。

(左:张婷 右:黄红缨)

巾帼力量:乡村振兴中的“她”担当

黄红缨的茶园里,80%的采茶工是女性,她们从“留守妇女”变身为家庭顶梁柱。黄红缨设立“执委工作室”,为妇女提供技能培训、维权帮扶,将妇联组织的温暖播撒至田间地头。“女同胞的自信,源于知识与技能”,她常以此激励员工。

从“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黄红缨的荣誉背后,是万千贵州乡村女性的力量见证。她们用双手采撷绿叶,以汗水浇灌希望,诠释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内涵。

未来可期:共绘黔茶振兴新画卷

站在万亩茶海前,黄红缨眺望远方:“荣誉是责任,更是新起点。我要让贵州茶香飘向世界,让更多姐妹在家门口致富!”她的愿景与书漾工作室的使命共振——以文化凝聚力量,以产业振兴乡村。

如今的贵州,20.8万亩欧盟有机茶园绵延起伏,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这片土地正呼唤更多“黄红缨”加入:无论是创业者、技术员,还是文化传播者,只要心怀热忱,皆可在这片绿色沃土上书写乡村振兴篇章。

巾帼何须让须眉,且以茶香筑梦行。黄红缨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史诗,更是新时代女性力量的闪耀注脚。让我们以她为榜样,共赴这场茶香四溢的振兴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