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乳腺癌宣传日|关于乳腺癌,这些知识要了解!

大健康事业部 | 2025-10-17 19:09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乳腺癌宣传日,旨在提升公众对乳腺癌防治的意识,强调早期检测、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以减少乳腺癌对女性健康和生命的威胁。

那么,乳腺癌有哪些诱因?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自查?怎样预防?一起来了解下吧!

诱发乳腺癌的因素有哪些?

目前乳腺癌的病因未完全清楚,但以下高风险因素必须留意。

1、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特别是直系亲属(如母亲、姐妹);

2、月经初潮过早(<12岁),绝经较晚(>55岁),晚育及未哺乳;

3、绝经后肥胖或体重指数高;

4、乳腺密度大;

5、更年期雌激素替代治疗;

6、胸部放疗史。

其他如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熬夜、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容易导致乳腺癌。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早期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单侧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不易被推动。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少数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乳房皮肤异常

乳房肿块易侵犯周围局部组织,出现多种体征,比如局部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或“橘皮样”等外观的改变;

乳头或乳晕异常

当肿块侵犯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会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缩入乳晕后方。

乳头溢液

部分乳腺癌患者在非生理状态下(如妊娠和哺乳期),单侧乳房会出现乳头溢液,液体的性质多为血性、浆液性或水样。

腋窝淋巴结肿大

初期患者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可活动。

乳腺癌的自查小方法

一看(对镜自照)

面对镜子,两手叉腰,观察乳房外形、轮廓有无异常。双手举起,观察乳房外形、皮肤、乳头、轮廓有无异常。

二触(触摸乳房)

右手触摸左乳房上方有无肿块→右手触摸左乳房内侧有无肿块→右手触摸左乳房下方有无肿块→右手触摸左乳房外侧有无肿块。同理,左手触摸右乳房。

三拧(拧乳头)

用拇指和食指压拧乳头,观察乳头有无液体溢出。

四查(查腋窝)

检查腋窝有无肿大淋巴结。

自我检查的最佳时间通常是月经来潮后第9~11天,因为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

如何预防乳腺癌?

合理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烧烤、腌制食品;

适当运动:每周坚持3-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控制体重:肥胖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戒烟限酒:吸烟、饮酒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压抑、情绪波动;

定期体检:每年进行一次乳腺检查,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线检查等;

积极治疗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等;

避免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如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等;

适龄生育:建议在30岁前生育,并坚持母乳喂养。

防止乳腺癌,健康的生活习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一点是每年必须定期到医院检查乳房健康问题,才能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常建英  乳腺肿瘤专家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科副主任。

  • 贵州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贵州省抗癌协会肿瘤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贵州省乳腺疾病专科联盟第一届常务理事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贵州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
  • 贵州省抗癌协会理事会理事
  •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 贵州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

从事肿瘤临床工作30余年,开展多项乳腺癌临床实践和研究,临床经验丰富。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和省级科研项目。擅长乳腺癌及乳腺癌相关的精确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图像引导放疗等)及乳腺癌精准分型下的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及晚期乳腺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