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观察 | 贵阳这条路即将启动改造,未来还能否见到如此市井烟火?

动静房产 | 2023-06-07 12:08

听说贵阳的这条路即将启动改造!

它一头连着延安东路,一头连着文昌北路,一头宽一头窄……它就是三民东路。

为了留存它改造前的模样,小编只身前往这条不过四百来米的街巷,用耳目感受,用照片定格,记录下这里的珍贵一刻……

小编首先在延安东路与三民东路的交叉路口下了车,一眼便看见了这家开在不足三米宽的狭窄巷子口的包子铺。小编和店主师傅打了声招呼,他十分热情地回应,在谈话中也得知:这家名为“付师傅破酥包”的老店已经开了有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了,店主师傅看惯了穿行在巷口间的人来人往,有人不断走进来,也有人不断搬出去,他在年复一年的营业生涯中见证了三民东路的变迁。

三民东路原本不叫三民东路,最初叫三官殿,是莲花坡去喷水池的必经之路。三民东路得名于民国时期,为了响应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当时这条路还是很长的,后来一部分变成了今天的延安东路,一部分变成了三民东路和三民巷,其他的在城市的发展中都已经逐渐消失了。

走出几米长的狭窄巷口,一张张贴在生锈铁门上、还被雨水浸湿打烂的“白纸黑字”就引起了小编的注意:

第一、二张是“关于贵阳市云岩区三民东路周边城市更新改造项目预征收民意问卷调查情况的通告”,主要对文昌阁及黔灵东路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进行了调查。

第三张是“通知”,上面写道:如对此评估有咨询需要的被预征收户,请于2023年5月18日上午10:00时到……

第四到七张则是关于三民东路城更项目的相关评估结果。

密密麻麻的张贴告示,可以看出整个项目在今年是一直在持续推进的。从今年云岩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三民东路改造工作作为重要内容,到落实了房票预征收工作,再到公布项目地块控规,这里很大概率可以享受到省府路小学和十九中的教育配套……不难窥见整个云岩区乃至贵阳对三民东路改造之重视和期待。

小编也不禁感叹,三民东路项目落地控规之后,距离土地出让、挂牌还远吗?

离开了铁门,再往三民东路里面走了几步,往右便看到一个小巷子,误打误撞解锁了“玉元井”的“新地图”。玉元井保存的还比较完好,据说源于明代的三元井,现在井水已经不能直接饮用。

走近观察,不管是出水口处,还是井里都布满了碧绿的青苔和深色的浮藻,还有一些经年累积的磨损痕迹。

后来,迎面走来了一位揣着铁桶的女孩,她在井边停住,从桶里摸出几个瓷碗,准备清洗。

她表示,住在这附近的人平时都会来这边接水洗衣服或者洗碗,井水很清凉,天热的时候还会在旁边引流的沟渠里冲冲脚。

离开玉元井,一路走下来,基本上都是卖各种蔬菜、肉类的摊子以及五金、柴米油盐类的杂货铺子,充满着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

这时已是下午六点过,有妇女抱着孩子在菜摊前闲谈,也有三两个路人坐在店门口乘凉,时间越晚,出来露面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里保留了最原始的“吆喝”式广告,留存着老一辈人对城市变迁的深刻记忆,未来也将影响着新一代人对城市历史的重要认识。

也许三民东路不过是贵阳主城区众多老街旧巷中的一个,但就是这样一个四百来米的市井街巷里面,藏着一个家庭所需的柴米油盐,也藏着很多普通人的生活希冀。巷里的人在内奔波,巷外的人在外奔波。

巷外的人,不管走到哪里,走了多远,最终还是会想回到充满暖色灯光、充满人气烟火的市井街巷中,特别是对于身处异乡的人来说,就像是落叶归根。大部分人在市井烟火里汲取养分,又从市井烟火中脱离出来,回到各自的位置,继续奔波……

随着三民东路城市更新项目的持续推进,这里最终会发生何种变化?对这里的居民生活又会有何影响?未来还能否见到如此市井烟火?

但一条街、一个巷、一座城,变得更新、更美、更好的重要意义,也许就是住在这里的人能够住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安居梦”变成日新月异的现实,“城市更新”才有可能不是表面意义上的焕新,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留住乡愁,“新”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