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工业印迹|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
一座斑驳的酿酒窖池,一条蜿蜒的汞矿坑道,一台深藏山腹的军工车床——它们曾是西南大地工业图景的“骨骼”与“血脉”,镌刻着高原儿女拓荒的足迹,见证着贵州从封闭山区迈向现代工业的崎岖征程。这些被岁月浸润的工业遗产,不仅是沉默的砖石与机械,更是一部书写着“三线精神”与山地智慧的立体史诗。动静特别推出《贵州工业印迹》系列报道,与您共同探访贵州工业遗产,带您穿越云雾缭绕的峰峦,触摸贵州工业文明的肌理,聆听那些深山车间里激荡的时代回响。
穿梭时空的轨迹,探寻不朽工业传奇!在贵州安顺有个叫菜花洞的地方,这里诞生了颗璀璨的工业明珠——贵州首台航空发动机。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
20 世纪 60 年代,国家开展三线建设,建设者们充分利用贵州当地喀斯特岩溶地貌区域洞穴众多的条件,最终选择了“靠山、分散、隐蔽” 的菜花洞在这里黎阳机械厂建设了第一个山洞车间负责涡轮盘轴及转子部件加工 。菜花洞内空间宽敞,分为两层,根据生产需求,内部空间被用砖墙划分成若干专区,从1965年的艰苦创业,到1970年第一台涡喷-7发动机完成工厂试车,自此贵州跨入了生产航空发动机时代,是我国航空工业的一重要里程碑。
多年来,公司承担了国内多个型号发动机的研制任务,形成了两大系列二十多个型批的航空发动机产品体系,并向多个国家出口航空产品,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菜花洞不远处,就是黎阳航空小镇的航空展览馆,这里已成为全国较为齐全的航空类展览博物馆之一,航空科普厅、三线建设厅和军民融合厅等,都能让你深切感受到一代代航空人 “航空报国” 的初心和使命。
现在的黎阳,依旧传承着当年的“三线精神”,以航空装备全产业链正在加快形成,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空产业基地,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继续做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