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黔沿|同语同心·乡村振兴——贵州省语言文化高级研修班和普通话教学能力提升师资班正式开班

原创 | 2023-12-11 16:06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贵州省语言文字推广工作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贵州省语言文字工作专家队伍建设。12月11日,由贵州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黔南州教育局承办的贵州省语言文化高级研修班和普通话教学能力提升师资班开班典礼在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行。

教育部语用司原司长、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姚喜双,省委教育工委原副书记、省教育厅原一级巡视员赵廷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副司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所长张世平,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原副司长、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党支部原书记、主任张强,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罗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院长李泽平出席开班典礼,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荣鹏主持开班典礼。

罗俊表示,此次培训班坐落在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对黔南以及黔南职院的信任,也体现了贵州省教育厅对我校的关心。在此我谨代表黔南职院15,300多名师生,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并对学校相关工作做交流汇报。

张强指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将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次主题培训班的开展,将引导大家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张世平解读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强调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要坚定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动贵州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

姚喜双强调,语言文字规划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分享了语言文字规划的理论和实践内容,鼓励参训学员们积极参与语言文字的相关工作,为贵州省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做好示范和表率。

赵廷昌表示,此次培训人员都是贵州省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承担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使命的执行者、推动者、实践者。赵廷昌希望全省语言文字工作者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抓牢“一条主线”。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抓住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要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为牵引,开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二是厘清当前现状,明确“一个目标”。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的省份,也是一个语言资源大省,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一些地区还存在与外界沟通不畅的状况。新时代贵州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已经明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广大人民的语言和文化权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保障,“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正在成为贵州语言文字事业一路前行的生动实践和精彩写照。

三是主动担当作为,贯彻“一个方针”。在广大的乡村和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和教学工作仍然有较大的努力空间。我们将依托国家级和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主动研究各地方言或民族语对当地人普通话学习的负迁移影响规律,积极探索应对解决策略,切实提升贵州各地特别是乡村和民族地区人民的普通话水平和规范汉字应用能力,让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会以饱满的热情、严肃的态度、积极的姿态参加本次培训,与同行们进行深入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升自我。

据悉,本次培训班为期7天,共有来自贵州省各地市州、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语言文化工作者、高校语委办主任和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共480余人参加。培训班的课程设置涵盖了语言文化理论、语言文化政策、语言文化教育等内容,既有专业性,又有针对性,既有理论性,又有实用性,旨在提升培训学员的语言文化素养和普通话教学水平,为贵州省语言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举措。参训人员将切实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素养和应用能力,积极投身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中,共同努力以语言软实力赋能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