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七星关区:多元发力绘就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贵州广播电视台 毕节 七星关区 | 2025-09-10 16:18

教育是国之大计,更是民族振兴的根基。近年来,毕节市七星关区始终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锚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从硬件升级、内涵培育到服务优化多向发力,推动全区教育事业焕发蓬勃生机,为区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教育动能。

七星关区荔湾实验学校。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硬件设施是教育发展的坚实依托,七星关区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补齐短板,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子。

七星关区第三幼儿园学生正在阅览书籍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以来,一批教育基建项目加速落地,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精准投向百余个项目。目前多数项目已顺利完工,生机镇生机小学食堂、青龙街道青龙中学维修改造等6个项目正加速推进;林口镇渭河小学、第三实验沙邵校区学生宿舍等4所中小学及幼儿园项目建成投用,新增1020个学位和500个床位,有效缓解了区域内学位紧张难题。毕节二中扩建项目中,崭新的学生宿舍、综合楼拔地而起,为学校未来发展拓展了空间。

毕节二十小新学期开学,学生精神满满。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学前教育提质同步推进,全区完成多个省市区民生实事项目,全力推动幼儿园“申示”工作,计划打造一批市级、区级示范园,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启蒙教育。教育信息化与实验室建设也持续升级,新增的班班通设备、计算机和录播室,让课堂更具科技感;标准化实验室的建成,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了有力保障。

毕节二十二小科技节。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师资力量是教育质量的核心保障。七星关区通过“引、派、育”结合,不断建强教师队伍。今年以来,通过事业单位招考补充321名教师充实一线,同时组织城区优秀教师到乡镇学校支教,促进城乡教育资源流动。

七星关区第二实验学校科普展示。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以“强师工程”为引领,一套递进式教师培养体系逐步成型,培育出一批区级名师、骨干教师。各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频繁开展教学交流,千余名教师在研讨中成长;学科教科研中心组的建立,为教学研究提供了专业支撑。各类教师技能竞赛激发了成长活力,在市级赛事中,本区教师表现亮眼,多人斩获佳绩,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

七星关区第二实验学校大课间。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教育帮扶协作持续深化,致公党中央、民盟、广州市天河区等通过培训、送教、捐赠物资等方式精准助力,全方位提升教师素养。

七星关区第二实验学校学生正在图书室看书。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育人模式创新同样亮点纷呈。全区建立起科学的教学常规督查机制,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优化评价体系。体育教育活力彰显,22所学校申报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市级联赛中收获颇丰;全区学生田径赛事成功举办,展现了青少年的运动活力。科创教育持续升温,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点燃孩子们的创新热情,普法、科普等活动常态化开展,助力学生全面成长。职业教育也不甘落后,区职中在省级优质校复评中表现突出,师生在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为地方发展输送了不少技能人才。

七星关区第二实验学校学生正在图书室看书。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惠民政策落地有声,控辍保学实现“动态清零”,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今年春季学期资助覆盖超10万名学生,确保应助尽助。初高中毕业生技能培训稳步开展,助力青年就业;校园供餐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互联网+明厨亮灶”让饮食安全看得见,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七星关区第二实验学校学生正在课间打乒乓球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未来,七星关区将继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建强教师队伍,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品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共享优质教育,不断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供稿: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 周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