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品!贵州这一面很有“味”

动静贵州 | 2025-04-22 10:12

4月22日到24日

2025年贵州省文旅产业

赴长三角地区招商活动将在浙江举行

黔山浙水

虽隔千里

但共此心

听呀~

来自贵州的多彩之风

沿着黔浙纽带

将贵州的民族风情吹响

不来一次民族村寨

不体验一次少数民族非遗

怎么算来过贵州呢~

Gogogo!

跟着小编的步伐

来看看贵州“神秘”的另一面!

No.1 侗族大歌—肇兴侗寨

破晓时分

一声婉转而悠长的声响骤然划破宁静

声音裹挟着山林的灵气

在峰峦与深谷间不断回荡

这声响

恰似一场专属于鼓楼特定节目的开场

唱响了侗乡春的号角

翻开了侗寨春的序章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这种来自贵州大山的纯净之声,因其完整的多声部结构,成为中国至今发现的最完美的民间合唱音乐,被誉为“天籁之音”。

2009年中国侗族大歌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以全球76个优秀项目中排名第6的身份获此殊荣。评审专家们高度赞誉:侗族大歌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

一首侗族大歌《布谷催春》

瞬间唤醒了沉睡中的肇兴

肇兴侗寨是中国最大的侗寨,也是开发最为成熟的村寨之一,仅次于西江苗寨。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入选《国家地理》“全球33个最具诱惑力旅游目的地”,享有“侗乡第一寨”美誉。

在肇兴侗寨人的心中,万物有灵,人类与天地万物相互依存,这种理念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图腾崇拜之中,成为其文化的核心。肇兴侗寨以鼓楼群最为著名,其鼓楼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被誉为“鼓楼文化艺术之乡”。侗族能歌善舞,侗族大歌融入生活点滴,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精神滋养。侗家人常言“饭养身,歌养心”,漫步侗寨,处处皆可聆听大歌。

静立鼓楼之下

大歌余音在耳

岁月似已停驻

千年生活节奏未改

对了!宝子们千万不能错过4月20日谷雨节!

肇兴侗寨一年一度的盛典将到来

最令人期待的重头戏当属“丢卣卣、抹花脸”!

侗族小伙在卣卣里装满糖果丢给心仪姑娘

姑娘们也用灰抹在小伙脸上表达对小伙的喜爱

当天

肇兴侗寨家家户户还要用乌树叶制作乌米饭

特制的乌米饭如同喜糖一般

是定亲的祥物和标志

这场“甜蜜的狂欢”~

不仅是侗家人爱情的见证

更是侗族文化的传承

交通方式:

从贵阳乘坐动车到榕江站,约3小时;再转乘公交车到肇兴侗寨,约1小时

游玩推荐~

1. 鼓楼群: 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分别为 “仁团鼓楼”“义团鼓楼”“礼团鼓楼”“智团鼓楼”“信团鼓楼”。

2. 风雨桥:穿寨而过的小河上,建有五座小型拙朴的花桥,与鼓楼相互映衬。

3. 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顶覆小青瓦。

No.2 镰刀剃头—岜沙苗寨

在贵州黔东南的崇山峻岭中

有一片神秘的土地

它被称作“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在这里

镰刀剃头的习俗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从江风物志》这样记述:岜沙男孩到15岁左右,都要举行镰刀剃头的“成人仪式”,时间一般定在当年秋末或冬初季节。当男孩年龄达到15岁,其父便会邀请本家族中的鬼师到家商定为男孩举行成人仪式的具体时间和相关事宜。一旦日期定后,母亲便开始为男孩特制用于举行成年仪式所穿的新服饰。进入庄严的镰刀剃发仪式。

亮光闪闪的镰刀,一刀一刀贴着头皮剃下去,缕缕黑发落下,举办过成人仪式的岜沙男孩,完成了人生旅途中身份角色的转换,从此开始了新生活,承担起岜沙人所有的权利和义务,懂得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成为真正的岜沙人。

镰刀剃头的传统在岜沙延续了数百年

走进岜沙苗寨

仿佛穿越回远古时代

在这片与世隔绝的土地上

岜沙人民依山而居

保持着原始而纯净的生活方式

岜沙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距离从江县城约7.5公里,依偎在月亮山的怀抱中。这里四周被茫茫林海环绕,仿佛一颗镶嵌在翠绿群山中的明珠。岜沙苗寨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4℃至18.5℃之间。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是避暑和观光的理想之地。

岜沙苗寨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周围的古树翠竹相映成趣。这些木质建筑保留了苗族传统的建筑风格,屋顶覆盖杉树皮,墙壁以木板拼接,古朴而典雅。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上,仿佛穿越到了几百年前的时光。

岜沙苗寨

这片隐匿在月亮山麓的神秘家园

用它的自然与人文

诠释着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交通方式:

高铁:从贵阳乘坐贵广高铁至从江站,车程约1.5小时,再转乘出租车或当地小三轮前往岜沙苗寨,约需30分钟。

公路:从凯里或黎平乘坐长途客车至从江县城,再转乘出租车或当地小三轮前往苗寨。

游玩推荐~

1. 吊脚楼群:漫步在古朴的吊脚楼间,感受苗族建筑的独特魅力。

2. 火枪表演:观看苗族男子的火枪表演,体验“枪手部落”的传奇。

3. 镰刀剃头仪式:了解这一独特的成人礼,感受苗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4. 古树群:在古树下漫步,聆听自然的声音。

5. 苗族博物馆:参观苗族历史与文化的展览,深入了解苗族的传统与习俗。

No.3 白裤瑶刺绣—瑶山古寨

你见过千年“二维码”吗

“回”字形的构图

在刺绣中多用色彩明艳的丝线

象征着太阳初升时绚烂的色彩

这一精湛的纺织技艺

充分体现了白裤瑶女人的勤劳与智慧

千百年来,白裤瑶刺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白裤瑶妇女上衣背面,一整面“回”字形图案格外引人注目,这犹如“二维码”的图形,是白裤瑶妇女记录民族历史的独特方式。相传这个“回”字形图案,就是由号令族群的“瑶王印”演化而来,据了解在漫长的迁徙中,首领为了更好地引领族人,索性将“瑶王印”绣在白裤瑶妇女的服饰上。

白裤瑶无论是上衣、裤子、裙子、背牌,还是头巾、帽子、腰带、绑腿、挎包都要绣上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工艺精细,花色配合巧妙,五彩缤纷,鲜艳夺目。以针线为笔,一代代白裤瑶人把历史绣在衣服上,白裤瑶服饰也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如今,这些古老的“回”字形图案恰如穿越千年时空的“二维码”,诉说着白裤瑶的历史和文化。

而在我国西南腹地

苍山如海、草木葱茏的瑶山地区

贵州省荔波县瑶山村坐落其间

瑶族支系中的白裤瑶村民

世代生活于此

瑶山古寨位于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是瑶族同胞世代居住的古老村落,也是贵州唯一的白裤瑶聚居村落。古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寨中石板路蜿蜒曲折,古树参天,溪水潺潺,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当地瑶族群众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这里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

“居民在,游客来”,沉浸式文旅是瑶山古寨的特色。古寨景区在保留原始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增设了瑶药坊、竹编坊、瑶陶坊、陀螺工坊等体验工坊,发展竹编、陶艺等手工艺研学项目,让游客体验当地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魅力。在这里,宝子们可以一边欣赏村落美景,一边体验各种非遗项目,通过与本地居民的互动,沉浸式感受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穿行在古寨里

时不时会被一角一落所吸引

成片排列着的古禾仓群

奇特的巨型牛头铜鼓

石头垒砌的瑶王府

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

展现一个真实的瑶寨

交通方式:

1.高铁:高铁到荔波站,乘小七孔景区直通大巴至东门后,打车或乘瑶山景区接驳车前往瑶山景区;

2.飞机:飞机到荔波机场,转乘机场大巴或打车前往荔波县城,乘小七孔景区直通大巴至东门后,打车或乘瑶山景区接驳车前往瑶山景区;

3.自驾:荔波县出发,沿着243国道一路向南到小七孔景区,再到瑶山古寨游客集散中心。

游玩推荐~

1.学习非遗技艺、少数民族文化三道门→文创中心→村史馆→研学中心→熬药坊→牛头铜鼓→禾仓群→竹编坊→瑶陶坊→瑶王府→陀螺广场→长桌宴→《瑶山·瑶人》表演+篝火晚会

2.康养疗愈,感受自然静谧三道门→文创中心→村史馆→研学中心→熬药坊→牛头铜鼓→禾仓群→三道门→村史馆→熬药坊→牛头铜鼓→禾仓群→竹编坊→瑶陶坊→瑶王府→细话歌堂→泡脚吧→吊桥→古遗址→长桌宴→《瑶山·瑶人》表演+篝火晚会→住瑶池小七孔民宿(瑶浴)竹编坊→瑶陶坊→瑶王府→陀螺广场→长桌宴→《瑶山·瑶人》表演+篝火晚会

No.4 布依铜鼓十二调—高荡布依古寨

“锵、锵、咚、叮、咚……”

苍劲古朴、厚重铿锵的铜鼓声

悠悠回荡,经久不绝

原来是布依铜鼓十二调

铜鼓十二调,贵州省贞丰县的民族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铜鼓十二调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等组成,是在庆典、祭祖、祭祀等仪式中表达布依族特性的民族音乐,给人视觉听觉强烈的冲击力,倍感布依古朴、厚重、浓浓的古乐韵味。

布依族铜鼓作为民族和区域文化的一部分,它始终与布依族的生活、文化样式生息与共。铜鼓上的太阳纹、云雷纹、水波纹,与布依族的崇拜息息相关。布依族铜鼓常与唢呐、皮鼓、大镲、芒锣等混合敲击演奏,基本保持着古时的演奏风格,乐声古朴厚重。

铜鼓被布依族视为有灵性之物

铜鼓声响起

传来的还有

布依族浓厚的民族气息

带人进入一座神秘古老的千年古寨

高荡布依古寨

高荡古寨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古寨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清澈的溪流穿村而过。因寨子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犹如群峰上托着一口锅,布依语称“瓮座”;汉语意谓:该村四面环山,一寨端坐,北向靠山有两处水荡,山高水高,故称“高荡”,村寨故此得名。

走进古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石头堆砌而成的房屋、城墙和道路。岁月的痕迹深深地烙印在这些石头上,它们见证了古寨的兴衰变迁。石屋错落有致,相互依偎,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石墙高大而坚固,曾经守护着寨中居民的安宁。而那石头铺就的道路,被无数双脚板打磨得光滑如玉,引领着游客穿越时光的隧道。

来到高荡

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深刻体验

来到高荡

来一场真正的时光穿越之旅

交通方式:

自驾的宝子从安顺市区出发,沿着贵黄高速公路行驶至镇宁出口下高速,然后沿着S309省道前往高荡村,全程约40公里哦~

乘坐高铁的宝子乘坐高铁至镇宁站,再转乘出租车或当地小三轮前往高荡布依古寨,车程约1小时~

游玩推荐~

1. 鼓楼群:漫步在古朴的吊脚楼间,感受布依族建筑的独特魅力。

2. 布依族大歌表演:在节庆期间,体验盛大的祭田神仪式,聆听布依族大歌。

3. 古树群:在古树下漫步,聆听自然的声音。

4. 布依族文化博物馆:参观布依族历史与文化的展览,深入了解布依族的传统与习俗。

5. 五彩稻田:欣赏布依族特色的五彩稻田,感受布依族人民的智慧。

No.5 傩戏—乌江寨

转角处

傩戏面具悬挂于墙

狰狞中透着神性

老匠人手持刻刀

将传说刻入木纹深处

“傩”,一种古老的文化现象,渊源于商周时期的方相氏驱傩活动,史料就有孔子曾观看“有司大傩”的记载,是中国戏剧活化石。汉代以后,这种活动逐渐发展为具有浓厚的酬神娱人色彩的傩堂戏,傩戏的发现,为我国戏剧史与文化史诸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现成而鲜活的标本。

傩面具则是傩文化中傩祭、傩仪中使用的道具,是祛灾纳祥的吉祥象征,也是自远古时代以来人们的重要精神力量。台上玄衣朱裳的傩戏演员搬戟弄枪,将人带入神秘的傩戏世界,了解傩戏文化。

在乌江寨织蓝街的九黎银器坊

亲手描绘一个傩面具

体验傩戏舞

沉浸式体验傩戏的魅力

与古老的文化来一次无声的交流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的乌江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西南夷中的古蜀国。原先乌江寨只是乌江支流的一个普通的村落,依山傍水,返璞归真。江边的房子是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黔北木屋,依河而建。经过景区结合自然山势与河道地形的环境综合整治,系统地移建、修缮、复建和改建了黔北民居,如今更好地展现了乌江寨古村落的美。

漫步乌江寨,云雾缭绕中,是一种超脱尘世的朦胧之感。弯曲延伸的石板小巷,卧于溪水的拱廊长桥,鳞次栉比的吊脚楼,随风摇曳的灯笼,行走其间,恍如梦游在古老神秘又繁华美丽的历史乡梦中。

万山苍翠

一江碧绿

点点青瓦人家

只只蓬船画舫

乌江寨秀丽景色已与人间烟火融为一体

是黔北深山的秘境

是山水与文明交织的叙事诗

交通方式:

宝子们到达贵阳龙洞堡机场、遵义新舟机场或遵义茅台机场,再转乘火车或大巴至遵义汽车站,就可以抵达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啦~

游玩推荐~

1. 梯田:依山傍水的绝美景观,欣赏非遗表演独竹漂的最佳视角。

2. 鱼市街:坐在黑色屋檐上,遥望太乙阁。

3. 和平染坊:和平染坊的竹制牌匾与远处傍山而建的灰瓦建筑群相交辉映

4. 茶马古道:从远处眺望廻龙塔,感受乌江寨的时光流淌

穿行在一座座古老村寨

一次次非遗体验

感受穿越千年时光的风情

解锁贵州的另一面~

这一生

总要来一趟贵州吧

图片来源:贵州各地文旅账号

记者:郑舒菲(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