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执法员袁国雷:把他乡当故乡

贵州交通广播 | 2022-08-11 08:32

从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到乡村振兴工作,他在边远山乡一干就是三年多。虽然他原来所驻的深度贫困村贞丰县鲁容乡纳翁村已经完成脱贫摘帽,但是他仍然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继续到单位的另一个帮扶点鲁容乡板绕村接着开展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他就是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九支队派出的驻村干部——袁国雷。

实施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脱贫攻坚任务刚刚取得胜利,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又选派出一批优秀干部又走出机关,到农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抓好结对帮扶村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大力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建强村党组织,帮助巩固脱贫成果,帮助发展农村产业,帮助抓好乡村建设,帮助提升治理水平,帮助做好为民服务。

2021年4月,袁国雷又踏上了到边远山区驻村工作之路。这次驻村工作与上次不同,是到贞丰县鲁容乡的另一个结对帮扶点板绕村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自到板绕村驻村工作以来,他严格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提出的“二十字方针”及“五大振兴”的总体要求,履行好驻村工作队传、帮、带工作任务,强基层筑堡垒,为板绕村打造一支“永不走的驻村工作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袁国雷到离家三百多里的边远山村去驻村,村里的事务繁重,他常常一两个月难得回家一次。妻子又是在任务十分繁忙的财政部门工作,她大多数时间都需要加班,回到家里时都是晚上10点钟以后。这样夫妻俩不得不把一个7岁的儿子和一个4岁的女儿丢给年迈的父母。老人看到儿子儿媳妇繁忙的工作,主动承担起接送两个孩子上学的任务,并十分费力地辅导两个孩子做家庭作业。

他的老父亲明事理地对记者说道:“袁国雷开展驻村工作已经三年多了,从以前的脱贫攻坚到现在的乡村振兴,他一直坚守在驻村一线。身为他的父亲我感到十分的骄傲,同时也希望他坚守好自己的岗位,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最后也请他放心,身为他的父母,我们也会给他带好两个小孩,让他全身心在农村工作。”

板绕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罗吉生这样评价袁国雷较高的评价,“从袁国雷派到我们板绕村,为我们板绕村做了大量的实事,板绕村以前很脏很乱,垃圾到处乱堆,他来到我们村之后,发动并带领村民大力开展整脏治乱工作,我们村才干净整洁面貌一新。他把我们村当成自己的家乡,把村里的事当成自己家的事,为了我们村搞好乡村振兴工作。”

村里年富力强年轻力壮的村民都出去务工,留下来的都是一些老弱村民,板绕村土地大量撂荒,袁国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建议由村里筹集资金,把村民撂荒土地入股试种旱稻,并由村委会统一管理,所产出的稻谷,农户和村委会对半分成。今年已经试种80亩旱稻,若试种成功,下一年将扩大种植规模,尽量把村民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这样不仅能让农户增加收入,还能壮大村集体资金。

由于旱稻是试种,没有任何经验,他常常和当地村干部冒着高温去查看旱稻,看看旱稻的长势,看看旱稻是否受虫灾,看看旱稻是否被高温炙烤坏。烈日下,他和村干部穿着红色的“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服常常出现在田间地头,在板绕村村民看来,他们就像流动在山坡上一面面鲜红的红旗。

有一个来自江苏徐州名叫张健的小伙子,他吃住在村委会,他是来板绕村试种反季节西红柿,他看中了板绕村低海拔冬季没有霜冻的好气候,如果试种成功,他将回徐州去带来那些种植蔬菜的大户亲戚到这边来,把板绕村能种西红柿的土地都流转过来,大面积种植反季节蔬菜。

记者问他为何一个人抛家别子跑到这么远的边远山村来种植蔬菜,他十分兴奋地告诉记者:“板绕村的土地肥沃,气候也很好,最主要的是袁哥(袁国雷)他们忠实厚道,让我住在村委会,还让我和他们村干部一起搭伙开伙食,解决了我在这边的吃住问题。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都会大力帮助我解决。因为我常常在村委会,一些前来办事的群众,还我当成这里的村干部哩。”

驻村干部来了一批又一批,驻村工作一批接着一批干。驻村工作队2017年向上级部门申请760万元帮助板绕村开发建设百香果种植项目,2018年申请东西部协作资金20万元用于扩大百香果种植面积。各帮扶单位也慷慨解囊,从紧张的工作经费中挤出资金帮助结对帮扶点发展产业。2019年贞丰县残联资助板绕村购买种植百香果管架资金10万元,2020年贵州省兴义高速公路管理处资助板绕村百香果种植滴灌工程建设资金5万元,2021年黔西南州人大办公室资助板绕村百香果种植滴灌工程建设资金5万元。

由于受到自然条件限制,村里没有什么工业,农业产业也是屈指可数,村里有一家养猪场、两家养牛大户、一个百香果种植基地、一个早辣椒种植基地,此外还有几户小规模的水果种植户。袁国雷心系这些养殖户和种植户,常常深入养殖户查看养殖情况,深入田间地头查看作物长势。一次,本来和辣椒种植大户约好第二天一大早去辣椒基地看看辣椒长势,他和村干部到基地时,那种植户主都还没有起床。

板绕村的一草一木,一畦一田,袁国雷都十分熟悉。他经常走村串寨,就连农户家养的看门狗,一见到他这个驻村干部都会向他摇着尾巴,仿佛见到了自己的主人一样,用十分友好的目光注视着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袁国雷在板绕村的扎实工作,也得到当地村干部的充分肯定。

“袁国雷同志2021年到板绕村开展驻村工作之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板绕村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及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事事谋划在前、带头在前,吃苦在前,为板绕村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赢得了板绕村全体村民的好口碑。”鲁容乡板绕村党支部书记罗照文对笔者笑容满面地说道。

本台记者:俊江

通讯员: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