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听新闻丨我国航天员有望十年内登上月球丨核酸检测企业上市从严审核丨贵州制造:打造“人造太阳”硬核“防火墙”丨贵阳地铁3号线首列电客车亮相

综合广播 | 2022-11-23 06:52

今天是2022年11月23日,《动静听新闻》陪伴你的第1359天。

大家好,我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主播智桦。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2日新闻发布会消息,自11月1日以来,全国已累计报告25.3万例新冠肺炎感染者,近一周平均每天报告2.22万例,较上一周增长了一倍。低风险区群众离开所在城市须48小时核酸证明。

▲新版《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发布。对于80 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建议保证每日摄入足量的鱼禽肉蛋类食物,畜禽肉、水产品、蛋类食物分别达到40~50g。建议每天饮用300~500ml液态奶,也可以选用酸奶、奶粉或其它奶制品。

▲22日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指出,当前未成年人上网普及率已近饱和,看视频成为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网络使用。但短视频内容参差不齐,其算法机制也较容易令未成年人沉迷其中。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种地也需要评职称?近期,人社部官方微信发布的《河北石家庄:两名农民获评农民职称》一文引发关注。《石家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实施方案》日前出台,将掌握农业专业技术的职业农民正式纳入人才评价范围,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编制的《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22-2030年)(征求意见稿)》正在征求意见。《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国际化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成为贵州支柱性产业之一,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

▲11月22日,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项目首列电客车举行接车仪式,标志着贵阳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正式进入运营筹备阶段。此次亮相的电客车以“中国红”为主题色。贵阳轨道3号线串联了花果园、北京路、大营坡等众多人口密集区域。

▲河南省安阳“11·21”火灾事故现场处置工作指挥部消息,截至11月22日上午10:00,在安阳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发生的火灾搜救工作基本结束。经核查38人不幸遇难(包括此前失联的2人)。初步判定,该起事故是因企业人员违规操作,电焊引发火灾。

▲22日,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成为新市民。金融部门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

▲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主任李明表示,退市常态化是困扰资本市场的难事、大事。对退市的评价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应退尽退。今年强制退市42家公司,加上2021年强制退市的17家,两年退市家数占30多年来全部已退市公司总量的40%。

▲对于媒体报道的有关核酸检测企业申请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的情况,上交所、深交所回复称,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的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尤其是企业的可持续经营能力。

▲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日前签署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根据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400万吨液化天然气。

▲2022年10月份,贵州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环比由上月的上涨转为下降0.4%。1至10月,贵州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队

▲11月21日晚间,贵州茅台发布关于茅台酒经营数据的公告,2022年1月1日至11月21日公司实现茅台酒营业收入894.08亿元。经计算,今年前三季度贵州茅台直销渠道营收占比已提升至36%。

▲11月25日至12月25日,贵州省总工会与贵州银行联合开展第三个贵州职工普惠月活动。活动期间,凡持贵州银行办理的“工会会员服务卡”的职工,使用贵州银行手机银行APP或云闪付APP绑定“贵州工会会员服务卡”后出示付款码支付,加油可享满200元立减80元优惠。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介绍:2024年,按计划嫦娥六号将采样返回;未来,月球科研站将建成,还要建成月球互联网。我国航天员有望十年内登上月球。届时,月球将成为我国深空探测的前沿基地,飞往火星等其它星球时就能在月球中转。

▲正在海口举行的2022年中国航天大会传来消息,我国用于载人登月的新一代载人火箭将于2030年前完成研制。此前,龙乐豪院士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箭体直径达到10.6米,高度110米左右,低轨道的运载能力可以达到约150吨以上,地月转移轨道的能力达到50吨以上。

图片来自央视《鲁健访谈》节目截图

▲“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载荷“硬X射线成像仪”(HXI)的首张科学图像发布,这是我国首次获得的太阳硬X射线图像,也是目前国际上地球视角唯一的太阳硬X射线像。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目前,我国在轨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卫星有300余颗,居世界第二位。其中,16米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可以实现每天对全球一次覆盖;1米分辨率的遥感卫星,也能够达到对世界任意地区每5个小时就能够成像。

▲正在中国空间站“出差”的航天员陈冬,成为我国首位在轨时间突破200天的航天员。2016年,他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在轨工作33天;如今,他在神十四任务中,已在轨170多天。

▲记者22日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获悉,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此核心部件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通力合作,成功完成部件的焊接装配。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供图

▲我国为挪威建造的全球首款7500立方米液态二氧化碳运输船1号船、2号船同时开工。该船总长约130米,型宽21.2米。建造后将应用于欧洲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计划,从而减少欧洲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当地时间21日,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发生5.6级地震,已造成至少162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当地官员称遇难者大多是儿童。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原因,拥有超过2.7亿人口的印尼经常遭受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的袭击。

▲当地时间22日,伊朗原子能组织宣布,伊朗已经在福尔多核设施内生产丰度为60%的浓缩铀,目前其产量已经达到稳定阶段。伊朗原子能组织正在寻求最大程度利用福尔多核设施来进行相关生产。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2日宣布,本月16日搭乘美国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发射系统”升空的日本首个登月探测器“好客”因未能与地面建立通信,所以放弃实施本次登月探测任务。

▲1920年11月23日,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宣言提出:无产阶级要建立新社会,就要团结起来,开展阶级斗争。该宣言没有公开发表,但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表达了中国共产主义者的理想和主张。

▲2013年11月23日,我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并发布航空器识别规则公告和识别区示意图。当日,人民空军在识别区内进行首次空中巡逻。

▲2015年11月23日,中央军委印发《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6年2月29日起,全军按新的领导指挥体制运行。

这里是《动静听新闻》,明天再见!

(消息来源:新华视点、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动静app、天眼app、贵阳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