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活综艺:描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
从已经播出六季的《向往的生活》到《哈哈农夫》《宝藏般的乡村》等乡村生活综艺节目,再到直接以劳作纪实视角切入的《种地吧》,近年来,荧屏涌现出一批展现乡村风光、聚焦农业生产、亲近农村生活的综艺佳作。随着这些综艺节目的热播,我国乡村的美景、美食及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也随之走入更多观众的视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题材综艺节目的发展脉络逐渐显现出来。
沉浸式体验展现乡村生活之美
《向往的生活》是最早将乡村生活元素做出影响力的节目之一。节目从第二季、第三季开始将乡村上升为叙事的核心要素,将务农体验、帮扶助农等线索融入其中,吸引了很多观众的目光。不过可以看到,《向往的生活》所呈现的乡村生活与现实之间仍有壁垒,比如嘉宾所操持的劳作不足以维持生活,大量的广告植入也影响了观众对农村生活的代入感。
在《向往的生活》之后,更多节目以体验式真人秀的方式切入,同样在湖南卫视及芒果TV播出的《哈哈农夫》设定为沉浸式乡村人文体验真人秀,嘉宾在一日三餐饮食起居的基础上,还需要打理家禽家畜和各种庄稼,参与当地传统农作事务,体验当地特色饮食。而浙江卫视推出的体验式乡村漫游真人秀节目《宝藏般的乡村》,通过一次次趣味旅行,带领观众体验乡村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特色美食等,感受乡村生活之美。乡村振兴互助体验类节目《云上的小店》则通过日常买卖方式深入农村生活,从为村民们提供各色生活物资,帮村民们带货卖货,到参加农民运动会,修建星河天文台、民宿栗柿小筑等助农项目,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立春时节,爱奇艺上线了一档大型劳作互动纪实节目《种地吧》,有的放矢直奔“种地”而去。节目忠实于中国农村的真实情况,精心选拔10位年轻人组成“种地小队”,在190天时间内参与开垦、耕种、养殖等农村劳动。种地之前,节目组安排“种地小队”学习农业知识、医疗救护、消防安全、厨艺、木工、瓦工等农村生活技能,其中部分人还考取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农具的驾驶执照,为真实展示农业生产生活做足了准备。相比以往节目的观察和体验,《种地吧》开辟出乡村题材综艺节目的新路线。
通过对近期热播的乡村题材综艺节目的关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副研究员王婧认为:“相比其他类型综艺节目高强度的竞技环节和人物冲突,乡村题材的综艺节目擅长于慢慢讲故事,更注重展现清新淳朴的田园风光。通过对务农劳作、家长里短、人与自然互动等要素的刻画,流露出平凡生活的真实感和烟火气。”
展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新气象
“三农、乡村振兴、农业文明的迭代更新与赓续发展,都是我国走向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如是说。《向往的生活》《宝藏般的乡村》《种地吧》等综艺节目紧贴时代议题和火热现实,用不同形式形态和内容的节目,打开了文艺助力乡村振兴的另一条道路。
《向往的生活》通过“春种计划”“向往的图书馆”等节目设置引导大众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宝藏般的乡村》带领观众漫游乡村,从西江千户苗寨、恩施鹤峰屏山大峡谷到青海德令哈,揭开宝藏般的乡村自然风景和人文美景,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种地吧》将劳作本色、纪实属性、成长主题有机融合,展现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新气象,引导更多有技术、有视野、有魄力的年轻人加入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
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沃土。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共同富裕进程的宏观背景之下,乡村题材将成为下一阶段文艺创作的焦点。综艺节目创作者也应再接再厉,通过形式创新、有益有趣的节目,及时呈现各地乡村振兴进程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新貌,增强大众对农业农村农民的亲近感和关注度,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朝气。
(内容源自光明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