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读字丨一看就很有安全感的字

撰稿:一凡 | 2024-01-05 20:52

为什么“保”字是“亻”+“呆”?难道是因为你呆萌呆萌的,所以激起了别人的保护欲?这个解释乍看还蛮有道理的。

那古人最初造“保”字时,是不是也这样想的呢?

图1:“保”字铸在器物上的文字写法

先来看看“保”字铸在器物上的文字写法(见图1)和甲骨文的写法(见图2)。铸在器物上的文字和甲骨文是同一个大时代的,或者比甲骨文还要更早。由于器物是浇铸的,浇铸之前需要先做好模具。所以,可以对文字精雕细琢。

图2:“保”字的甲骨文写法

而甲骨文是用利器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相对刻起来难度大。所以,就显得粗糙得多。再者,过于复杂的文字不好表现,就需要简化。因此,从图1到图2,就展现了甲骨文“保”字的简化过程。

从图1和图2中也可以看出,“保”字的右边不是“呆”字,而是“子”字。就像妈妈背着小孩,还反手托住小孩,这和我们今天背孩子的动作一模一样。

《説文解字》:

保,養也。

翻译成白话就是:保,养护幼儿。

背子求安,是中国古代的养育传统。古代的幼儿除了会遭遇野兽袭击、拐卖等威胁外,还会面临饥饿、灾害、疾病等各种危险。因此,父母外出或下地干活时只有把孩子背在自己背上,才是最安全的。所以,古人将小孩用背带兜住屁股背在肩上,就是“保”。而这一传统一直沿续到现代。

图3:“保”字的金文写法

再看金文“保”字的写法(见图3),我们可以看出它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子”变为“呆”的。

图4:图4:“保”字的小篆写法

所以,甲骨文的“保”和后续“保”字的演变历程,基本吻合,而且没有歧义。

图5:图5:“保”字的隶书写法

“保”字的本意,就是背负孩子。引申义就是保护,保养,保育孩子。比如“保姆”“保卫”“保护”等词,都和看护孩子有一定的关系。

无论“呆”也好,“萌”也好,有人保护,就有安全。因此,看见带有“保”字的词语,就会感到安全和踏实。

图6:“保”字楷、行、草书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