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我听到了梦想绽放的声音

中国青年作家报 | 2023-06-05 11:22

  “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在高一时遇到了您,您愿意相信我,之前我都没想过要改变,但是遇到您之后,我觉得只要我努力也可以有更好的未来……”哈尔滨工业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河北服务队队长苏展说,孩子们哭着和她道别的场景,让她难以忘记。一年支教光阴倏忽流过,在那个阳光恰好的晌午和孩子们道别后,转身那一瞬间她想起2017年的那个下午,和彼时懵懂的自己……

  2017年,苏展在年级大会上听到了前辈们的支教故事,那时的她还是一个初入大学校门的17岁女孩。“支教的种子在我踏进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第一天就种下了。”苏展说。在看过以研支团历届支教队员的故事为原型的话剧《初心·那一年》后,她心中那团理想信念的火焰渐成燎原之势,最终坚定了她要加入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的决心。

  “用实际行动、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诠释我们是能吃苦、能扎根、能做实事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研支团。”在选择支教地点的时候,她毅然选择去河北开辟新的支教点。未知往往意味着迷茫与变数,而青年坚定的信念始终能冲破迷雾照亮未来。2021年8月,她和队友一行5人,第一次踏上了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土地。

  “我希望自己可以打开孩子们心灵的窗户,种下一颗名为梦想的种子。”回想起支教的初衷,苏展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为激发学生对生活与未来的向往,她和队友们积极开展校园活动。在学生追梦的过程中,他们也成了学生的筑梦人。“启智”亦“启志”,他们在演讲比赛中鼓励孩子们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在情景剧比赛中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和特长创作剧本、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和创造力。日常教育教学之外,他们还参与了县融媒体中心专题录制,牵手满乡少年讲述支教故事。

  支教是一份奉献、一种磨炼,更是一分收获。当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时,当听到孩子们的心事和梦想时,当孩子们将她团团围住时……苏展感受到了被喜欢的幸福、被信任的幸福。第一学期时,当她和孩子们聊到未来与梦想时,有的同学沉默,有的同学说:“走个单招吧,随便。”第二学期,当她再一次问出同样的问题时,孩子们会小声地说:“老师,我想试试看能不能考上大学。”他们的眼神中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胆怯。他们经常会问“老师,我现在开始努力也能上大学吗?”孩子们是如此赤诚地带着理想和目标一步步向前迈进,他们的世界仿佛被一道微光划开了崭新的可能。这道微光或许源自许多种不同的原因,但当想起自己大致正是其中一个启明者时,苏展在心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慰藉。

  “光”是孩子们对她说过最多的字。在孩子们给她写的信中不止一次提到这个字。孩子们说小苏老师像一束光,打开了他们对世界的好奇、热爱与向往,他们也想成为那束光去照亮别人。在一封封信中,孩子们用真诚的文字书写下真挚的情感。“何其有幸,我曾在那年夏天走上讲台,走进他们的青春,而他们也走进了我的青春,给了我永远难忘的21岁。”苏展在日记里写道,“此中经历,仿佛岁月之羽掠过时间的河,抚过一片浩瀚星海,我听到了梦想绽放的声音。”

  “回望一年的支教服务,支教是我坚定的选择,更是无悔的奔赴。”苏展说,离别前,她给孩子们留言:“请记住你们追梦的骁勇,请书写你们华丽的篇章。到了必将分别的时刻,不要犹豫、不要停留,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再次遇见。”

  “传帮带”一直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优良传统。“我希望可以将支教的旗帜交到学弟学妹手中,就像从前学兄学姐将旗帜交到我们手中一样。”现如今,青龙二中曾经的“小苏老师”重返校园开启硕士生活。科研之余,她仍然心系研支团,主动应聘校团委书记助理一职,配合哈工大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办,承担起哈工大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培养工作。

  支教亦是自教,支教生活里,她与学生一道成长。当看到教育基金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心理教室走进中小学助力山区学生健康成长,网络电商助力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她庆幸能够作为祖国全面小康愿景实现的见证者。回看当下,乡村振兴的大幕已徐徐拉开,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投身基层工作,她也更加清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