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长沙发生多起假酒销售事件引热议 销售终端应加强监管
近日,湖南长沙发生了多起假酒销售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8月14日,罗先生及其朋友在长沙一家名叫“锅勺坛椒鱼头王”的餐厅用餐,当时花费了2600多元购买了三款市场上的知名白酒,分别是剑南春、国窖和五粮液,购买后他通过官方渠道验证酒品的真伪,然而奇怪的是,剑南春和国窖的二维码无法链接到官方网站或显示错误信息,五粮液的瓶盖更是有被掉包的嫌疑。
面对这一情况,罗先生找到餐馆负责人进行求证,据当事人描述,餐厅老板私聊为由将他请进了包间,表示“给他一个面子”,可以将餐费全额退款,并给予1500元补偿。罗先生当即拒绝了这一方案,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
在面对记者提问时,餐厅负责人并未承认销售假酒的事实,反而质疑起罗先生的消费行为。同时,她还展示自己微信上一个“反诈群”的聊天记录,怀疑罗先生等人是“职业打假人”,有意前来敲诈。
图源截取自《都市1时间》《酒业动静》
这一事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支持罗先生的行为,认为他是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网友说:“卖现在售假反而成了受委屈一方了”
还有网友表示:“消费者有权选择自己想喝的酒,商家应该承担起确保商品真实性的责任。”
而此次的假酒事件并非个例,近期,长沙市出现了多起假酒销售案例,涉及烟酒店、饭店等白酒市场销售终端,多名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在当地《民生有看点》等媒体报道中,一名男子在某烟酒店购买了两瓶天之蓝,扫防伪码时疑为假酒,当即举报到该地市场监督局。随后,市场监督局工作人员现场调查,并在同一店铺查出多瓶假酒。商家当着市监局工作人员怒毁证据,并称举报人是职业打假人,与之发生口角并拳脚相加,这一事件再次将白酒销售终端存在的假酒销售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假酒销售乱象值得警惕
近年来,随着白酒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增长,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销售假冒伪劣的白酒产品。这些假酒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正规白酒企业的品牌形象。
从全国范围来看,销售假酒的主要手段有以下三种。
第一,注册近似商标的“高仿”。这些近似商标自注册的那一刻起,为的就是混淆消费者视听,从中牟利。
第二,冒用品牌,凭空捏造假酒产品。以钓鱼台酒为例,此前监管机构就查获了3款钓鱼台酒业从未出品的产品,名称分别为“钓鱼台御液臻品国宾酒”“钓鱼台御液国宾酒”“钓鱼台御液珍品国宾酒”。3款均为假酒,因为名字相似,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受骗。
第三,电商渠道成白酒市场重灾区,未授权店铺假称“官方”。这些未经授权的店铺混淆公众视听,且其对产品的质量、进货渠道可控度低,极有可能出现销售假冒产品的情况。国台酒业也曾发布声明称,在“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出现假冒“国台”注册商标的“国台佳酿”“国台珍酿”“国台十年陈酿”产品非国台酒业生产。
图片转自央视
政企应加强合作 维护健康市场
据公安部消息,今年上半年开展打击整治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17名,涉案金额8.9亿元,缴获非法“特供酒”31.8万余瓶,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升。可以看出全国各级监管部门在打击假酒销售方面十分严厉,但假酒销售问题仍屡禁不止。
长沙一周多起假酒事件的发生,再次为白酒销售市场敲响了警钟,提醒白酒行业打击假酒销售问题的严峻性,厂家也应加强销售监管和重视对市场的监督,一边要积极引导消费者到靠谱放心的正规渠道进行购买;一边要加强市场巡视,主动出击,对发现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这也是维护自身的品牌形象不被侵犯,维护产业健康发展的举措,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