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十四五”丨短视频总播放量超10亿次!“松桃村晚”成为促进交流、凝聚共识的乡村文化桥梁

2025-11-26 11:49

为深入挖掘、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积极回应乡村文化振兴与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今年3月起,松桃苗族自治县打造推出“松桃村晚”。11月2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松桃村晚”直播观看总量已达1550万人次,短视频总播放量超10亿次。

新闻发布会现场

坚持发挥群众主体地位。依托新媒体传播,以人民舞台为支点,撬动乡村文化振兴。“松桃村晚”节目从创意创作到表演呈现,群众都是绝对主角。鼓励村级文艺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头参与,村民从观众变为文化创造者、表演者与传承者。实行“村村PK”模式,17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50多种农特产品得到生动展示,吸引众多商家、采购商和投资者来松投资兴业,有力促进产销对接和产业链延伸,推动文化流量转化为经济效益。

积极回应群众文化需求。“松桃村晚”旨在回应群众对精神富足、自我表达与文化娱乐的期待。通过演绎群众熟悉的乡音、乡俗、乡情(如民族民间文化、革命故事、英雄人物、地方戏曲、山歌村戏等),唤醒集体记忆,凝聚情感认同,让群众望得见“乡愁”,看得见“乡景”,闻得到“烟火味”。

释放魅力打破地域边界。“松桃村晚”的节目内容、形式和情感深深扎根于乡村风土人情与生产生活实际。比如,甘龙镇寨地村上演《赶乡场》还原了七十年代市集场景,瓦溪乡十字村演绎烤烟产业奋斗历程,木树镇以说唱述说村庄变迁,世昌街道和冷水溪镇以情景剧演绎战斗英雄龙世昌、黔东纵队革命故事光辉事迹等。通过网络直播,“松桃村晚”一头连接田间地头,一头连接远在非洲、美洲、欧洲等地的客商游子、网络达人,让世界看见贵州乡村的蓬勃生机。

当下,“松桃村晚”正以开放之势,成为一座促进交流、凝聚共识的乡村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