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5年第23期 总第399期)
一、提高产业债融资比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据《证券日报》报道,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刊发了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在“强化功能发挥,有力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方面,文章提出,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提高产业债融资比重。
提高产业债融资比重,是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对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筹措中长期资金的重要场所,债券市场在直接融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动完善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丰富债券种类,构建多元化产品体系。推出绿色债、双创债、乡村振兴债、科创债、低碳转型挂钩债等专项债券,创新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引导资金流向绿色、科技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业内人士认为,可以进一步完善增信机制,鼓励更多优质民营企业发行产业债;对投资产业债的机构给予税收优惠,同时增强二级市场流动性,吸引长期资金配置,推动社保基金、年金等长期资金增加产业债配置比例;创新债券品种,匹配政策补贴;推动评级机构细化企业信用分层,允许“投资级以下但潜力型”企业发债,并引导投资者接受适度风险溢价等。
二、指数化投资路线图逐渐明晰,助力构建长钱长投生态。据《中国证券报》报道,近期,决策层持续推出中长期资金入市出台系列举措。紧接着,中国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持续加强优质指数供给,不断丰富指数产品体系,加快优化指数化投资生态,强化全链条监管和风险防范安排,着力推动资本市场指数与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在新投资范式、居民财富迁移、政策红利共振下,指数基金迎来蓬勃发展时期。资本市场改革重心已转向投资端,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投资端建设的关键环节。而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在营造“长钱长投”环境、推动公募基金主被动投资协调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指数化投资具有费用低、投资分散、收益相对稳健的特点,为中长期资金提供了资产配置的渠道,将成为助力提升公募机构A股仓位的重要工具。
三、年内A股新增56单回购计划,近一半获专项贷款支持。据《证券日报》报道,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2月5日,超400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金额合计132.98亿元。期间55家上市公司披露56单回购计划,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91.16亿元,年内新增的56单回购计划中,有26单回购资金来源涉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占比46.43%。比如,顺发恒业公告称,公司将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A股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2.5亿元(含)且不超过5亿元(含)。回购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承诺将为公司提供不超过4.5亿元的股票回购贷款,贷款期限3年。有关业内人士表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有助于上市公司积极进行市值管理,优化资本结构,促进市场交易的活跃。
四、上交所定了!IPO企业中这种情况,原则上不应认定为研发人员。据《证券时报》报道,首次公开募股(IPO)企业在对非全时研发人员进行研发人员认定时,应当如何把握?上交所在最新一期的审核动态中对该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发行类第9号:研发人员及研发投入》明确,对于既从事研发活动又从事非研发活动的非全时研发人员,当期研发工时占比低于50%的,原则上不应认定为研发人员。上交所审核实践中发现,部分发行人存在人员内部调岗、员工实际从事活动与工作关系所属部门不一致、将实习期等纳入工时统计等情形。
对于上述情形,上交所在审核动态中明确,发行人在进行研发人员认定时应重点把握以下方面:一是对于在研发部门与生产等其他部门之间调岗、工作职能发生转换的人员,实质上是当期既从事研发活动又从事非研发活动的人员,应根据当期研发工时占比来认定是否属于研发人员,不能仅以期末为研发部门员工、专职从事研发活动直接认定为研发人员;二是对于非全时研发人员的认定,主要从其实际从事工作的性质和工时占比判断,而不取决于其工作关系所属部门、期末是否从事研发活动等因素。在研发部门或相关职能部门中从事研发活动且当期研发工时占比超过50%的人员可以认定为研发人员,但应符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情况。三是对于当期研发工时占比,原则上应以最近一次签订劳动合同并正式入职为起点。对于实习生或者一年内从发行人处离职后再入职的人员,实习期、前次在职时间等原则上不应纳入工时计算。四是发行人应建立健全与研发人员认定、管理和工时统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确保有效执行。
五、安徽板块并购重组“潮涌”,从资本变量中找业务增量。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合肥市国资委收购文一科技、芜湖市国资委收购神剑股份、阳光电源斩获泰禾智能、淮河能源购买控股股东旗下电力资产、富煌钢构开启跨界收购……“并购六条”发布以来,资本市场“安徽板块”的并购重组尤为活跃。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深化财政金融改革,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一段时间以来,安徽相继发布《关于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的指导意见》《安徽省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若干政策》等细化举措,从政策上明确,鼓励国有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发挥龙头企业牵引带动作用,重点聚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并支持跨区域开展并购重组。从政策助力到市场驱动,安徽涌动的并购重组热潮,折射出这片“科创+产业+资本”高地的转型升级目标和产业更迭动能。相关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近年来安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弯道超车,以及各级政府创投招引体系渐趋成熟,“安徽板块”的并购风起云涌,体现出强劲的政府推力和市场驱动力。有效的并购重组,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业务增量和市场竞争力。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