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热播剧《胡同》插曲《偶遇成诗》悄然走红 歌曲原境地凯里下司古镇成国庆长假网红打卡地
9月30日,央视8套、腾讯视频、芒果TV热播的年代剧《胡同》第二篇章(第18集、第22集)播出了由著名作曲家、省文联副主席柴永兴作曲,我省知名青年词作家、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石与刚作词,我省青年歌手马伊丽演唱的插曲《偶遇成诗》,歌曲随剧播出后,受到观众热捧,这首“贵州制造”的歌曲,也是在凯里下司古镇采风创作而成,歌词中写到的下司古镇“莲心桥”“惜字塔”“古戏台”“渡口”等景点,也成为此次国庆长假网红打卡地,尽管受疫情影响,也有不少游客按捺不住已“到此一游”,还有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待疫情过后,一定要与下司古镇来一场“我刚好来,你恰好在”的“偶遇”。
据了解,这首歌曲《偶遇成诗》是于2018年词曲作者受邀赴凯里下司古镇采风创作而成。2018年3月,由中国音协副主席、《音乐创作》主编、总政歌舞团原团长张千一,二炮政治部文工团原副团长肖白,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室主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原副主席车行,著名词作家、编剧、火箭军文工团创作员田真及贵州省部分词曲作家一行十余人组成的歌曲创作采风团到凯里市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风,第一站就是下司古镇。
2018年3月23日,词作者石与刚(左)在下司码头采风,随手记下灵感。(王绍帅摄 )
2018年3月23日曲作者柴永兴(右)在下司古镇采风时与作曲家张千一(中)、王德文(左)交流。(王绍帅 摄)
2018年3月23日,曲作者柴永兴(二排右一)、词作者石与刚(后排左四)在下司古镇采风时与采风团合影(王绍帅 摄)
下司古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清水江上游,位于凯里市西偏南部,因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因地处平定下游,得名下司,素称:“人文下司,天造山水”的美誉,也有“小上海”“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称。
温婉而充满韵味的下司古镇,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的建筑,深深吸引了同行的词作家石与刚,石与刚也先后创作过《心灵时光》《情到花开》《多情的凯里》等黔东南元素歌曲,所以后来《偶遇成诗》的歌词几乎也是一气呵成。他说:“当时走在街上,我都能感受到了在很久很久以前各地商家汇聚于下司,各个民族共荣共生的繁华景象。”
后来在创作歌词时,石与刚说在他的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发生在下司古镇的唯美爱情故事,“主歌部分,细雨中,一个纤纤的女子撑着一把油纸伞,来到在莲心桥上痴痴地等,等到雨停日暮,月亮升起,又撑一叶扁舟,在清水江的渡口来来回回,只为等一场只有‘我’和‘你’的‘偶遇’。副歌部分,‘你’与‘我’角色互换,痴情终不被辜负,等待终于得到回应,‘我刚好来,你恰好在’,一切刚刚好,也那么美好。正应了网络上流传的一句话‘所有的偶遇都是蓄谋已久的安排 ’”。
作为曲作者,柴永兴也曾多次到黔东南采风,也创作了如《心中的你》《心窝窝》等黔东南音乐元素的作品,也组织创作了《山水贵客》等一批含有黔东南元素,并广为传唱的作品。对下司古镇,柴永兴也是情有独钟。他说:“来到下司,觉得这里不同凡响,在山水之间有这么一个古老的小镇,很神奇,很有魅力,来到这里就被它深深吸引,小镇虽小,底蕴很深,未来不可限量,游人来了绝对不虚此行。”在拿到歌词后,他对歌曲的形式和风格进行了细心研究,确定用流行、女声、古风的演唱来表达下司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多民族和谐共生的丰富内涵,时尚的音乐风格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今日下司幸福美好的生活景象。
网友纷纷对这首歌曲热捧,称“充满古典韵味的旋律和歌词与下司的‘气质’简直是‘绝配’”。网友“诗琴”说:“好久没有听到这么唯美唯境的歌曲了,歌词分别用‘上阙”’‘下阙’以及‘平仄’‘韵律’等古诗词特点与下司的古典韵味结合,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偶遇成诗’的‘诗’性特点,听了歌曲就迫不及待想去下司游一趟。”网友“L13608517297”说:“歌词具有古典韵味,主歌部分用两个‘最美的’作为情感引入,呈现‘雨打浪成花’‘月到天心处’的精美画面,使歌曲更有立体感。整首歌浸润着一种百转千回的望乡思绪,勾起人们对少时的美好记忆。”很多歌迷网友纷纷表示等疫情过后一定要去下司看看,与古镇来一场蓄谋已久的“偶遇”。
《偶遇成诗》
作词:石与刚
作曲:柴永兴
演唱:马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