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读字丨从一种果实说起

撰稿:一凡 | 2024-01-19 20:54

“木”+“子”,就是“李”。

也就是说,“李”是“木之子”的统称。那么,“木之子”就可理解为果实,换句话说,木本植物结出来的果实就叫做“李”。

图1:“李”字的甲骨文写法

从“李”字的甲骨文写法来看(见图1),也都是“木”“子”结构的。

图2:“果”字的甲骨文写法

那么,草本植物结出来的果实又叫什么呢?叫“果”(见图2)。

“李”和“果”有什么不同呢?

“果”有很多的“籽”, 比如西瓜、西红柿等。而“李”只有一个核,比如桃、杏、李等。另外,苹果、山楂、梨子虽然也有好多籽,但它们都包裹在一个“核”里。所以也是“李”。

《诗经·卫风》: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她将木李赠送我,我拿琼玖回赠她。

《説文解字》:

李,果也。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李就是果实。

从这里看,“李”字的意思就发生了一点改变。也就说,至少到了汉代,“李”已不是木本植物果实的“统称”了,而是指特定的一种果实——李子。

图3:“李”字的金文写法

这就好比,古时候带轮子能移动的都可以叫车。但是到了今天,我们意识中的“车”,指的就是汽车。这是因为独特,而专有所指了。“李”字就是这样变化的。

具体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呢?这要从“李”姓说起。

据《礼记》记载,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被尊为上古“五帝”。五帝对当时的社会有着很大的贡献,其中,少昊制定了最初的“礼”,也就是当时的社会行为规范。所以,他的后代世袭为礼官。一直传到皋陶时,就有了比较确切的历史记载。

皋陶是东夷部落首领,他帮助尧和舜推行“五刑”“ 五教”,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被誉为“上古四圣”之一。商朝末年,皋陶的后代理征为礼官时,得罪了纣王,被赐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逃亡途中,以树上的李子为食充饥,得以保全性命。后来,到了安全地带安家落户,为了逃避追杀,不敢以“理”为氏,就以救命的果实“李”为氏。

图4:“李”字的小篆写法

而后,李姓后人不忘李树的救命之恩。所以,凡是“李姓”的人家,房子周围都会广栽李树,吃不完的李子还会晒成干,出门时一定要带上,当做救命的粮食。因此,又有了“行李”一词。自此,“李子”就成了一种果实的专称。

投桃报李、李代桃僵、桃李满园……说的都是这种水果。

图5:“李”字的字体演变

历史上,李姓出了很多大人物。从老子开始,一直到李氏建立的唐朝,李姓可谓空前兴旺。在中国历史上,李姓称帝王者多达60余人,先后建立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