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人世间》有感|最美不过人世间
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系中国作家协会2017年重点作品扶持选题,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图书。2019年7月,小说《人世间》获第二届吴承恩中篇小说奖;同年8月16日获第十届矛盾文学奖。
通过长篇小说《人世间》改编的58集电视剧,故事讲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北方某省会城市“光字片”区居住着周姓一家,父亲周志刚在西南参加“大三线”建设,长子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成为第一批下乡知青,长女周蓉追随诗人丈夫远赴贵州乡村,周家只留下小弟周秉昆与周母相依为命。在五十年的岁月里周家人的命运与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周秉义大学毕业后从政,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经历仕途沉浮;周蓉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却情路坎坷,阴差阳错旅居法国十二年。周秉昆与美丽又不幸的女子郑娟相濡以沫,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名工人成长为文艺工作者,经历下岗的阵痛和“下海”的挑战,在平凡的岁月里扶持邻里亲友共同前进。
一家人在完成各自人生使命的同时,也书写了一部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 。作者将从共乐区走出的十几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生活和奋斗历程,嵌入到中国社会近50年来发生的上山下乡、三线建设、推荐上大学、恢复高考、知青返城、对外开放、搞活经济、国企改革、个体经营、棚户区改造、反腐倡廉等重大社会变动发展进程中,既写他们生活的磨难与困苦,更写他们怀揣梦想艰苦奋斗的尊严与荣光。他们中有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成为了社会精英,有的子承父业努力打拼辛劳谋生,其性格命运虽各有不同,但始终恪守勤劳坚忍、自尊自强、正直善良、珍爱友情、乐于助人的伦理道德,做一个好人是他们的信念或者说信仰。
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每天都有开心的或者不开心的,成功或者不成功的事情发生。《人世间》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细节、真实的故事铺就了底色,又通过电视剧叙事式的陈述和重场戏的精心安排处理,增强了电视剧的艺术吸引力。
我是三线建设者的后代,在这里叫“三线二代”。去年也从教师岗位退下来,在家享受清闲、安逸、快乐的晚年生活了。我的父母是湖南长沙人,年轻时的父母,他们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于1966年3月来到了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特区钢铁公司(当时称为青刚林)的下属单位十九井巷公司工作。1941年出生的父亲,初来水钢时仅仅25岁,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帅小伙子。水钢仅有的五名爆破工中,我的父亲是最年轻、最勇敢、最有技术的那一个。父亲原本是没有读过一天书的人,参加了单位的扫盲班和夜读班后,不但学会认字和写信,还喜欢上了读书,偶尔还写点打油诗和顺口溜:“天黑我读书,不怕累和苦;学习毛主席语录,光辉照心头。”等等。工作中,父亲兢兢业业、不怕苦不怕累,对人友好谦和、对党忠诚、对工作高度负责,年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水钢劳模”等等荣誉称号。1948年出生的母亲,支持三线建设来到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钢铁公司工作时,刚满18岁。她年轻漂亮,工作中不娇气,聪明又能干,她念过中学,知书达理,做了一年不到的运输工(下矿石工)后,被借调到水城钢铁公司十九井巷子弟学校承担小学语文教师工作。最近这几年,白发苍苍的母亲常常在我的面前感叹道:“过去的六盘水,天无三天晴,地无三尺平,下雨如过冬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现在的城市漂亮了,到处是高楼大厦,生活好了,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和你爸爸在六盘水生活了50多年了,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候,习惯这里的风俗习惯,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我们哪里都不去了,永远扎根六盘水啦。”说完,母亲满意的微笑着望着她的老伴。为三线建设付出青春和一生精力的83岁老父亲也跟着说:“对,我们哪里都不去,六盘水才是我们的家。”
望着年迈的双亲父母,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个令我终身难忘的表彰大会。凡是见过我父亲的人,都说我像极了他。其实,我唯一像父亲的地方只有相貌而已。父亲的能说会道,我没有。父亲的聪慧过人,我没有。父亲的刚烈和坚持,我没有。父亲的豁达和幽默,我没有。父亲对音乐和乐器的热爱与天赋,我没有继承。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被评为出席水钢十九井巷公司子弟学校的三好学生,并作为优秀学生的代表在表彰会上发言。当自豪的我走下发言台时,与正准备到主席台发言的优秀职工代表撞了个满怀。班主任彭老师忙替我赔理道歉,我连忙拽着老师的衣襟,指着上台发言的那个人说:〝彭老师,他是我的爸爸。〞年轻、帅气的父亲没有说话,只用温柔的目光对我微微一笑,朝我的班主任彭老师点点头,就迅速走到主席台上……今晚与耄耋父母在温馨的家中一起收看电视剧《人世间》58大结集,百感交激、思绪万千……《人世间》剧情恰如一江浩荡的生活流,在50年的蜿蜒曲折中写出了国家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磅礴变迁,那流淌着人与人之间的无限情义,深深打动并温暖着观众的心,堪称一部当代中国的影像心灵史诗。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人世间》正是在这情、义与语之间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平衡,彰显了主题创作中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新高度。
“生同忱,死同眠。” 电视连续剧《人世间》剧中的周家父母,他们的爱情很简单也很朴实,我从剧中看到了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家庭中夫妻之间的体谅、包容、坚守、等待、忠贞。当电视剧播放到周家父亲离世的那场戏:母亲怕孩子们被冻着,让子女们统统回屋休息,秉坤母亲她一个人守护在奄奄一息的老伴身旁。静静地凝视着老伴,用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温柔的搀扶爱人的手,静坐在逝去的老伴身边,手握着手,安详地相守而去。看到这里,我那年岁已高的父母被感动的老泪直流。我的眼泪也像珠子一样掉了下来。“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母亲边擦泪边喃喃道。老辈人的感情简单却炽热,平凡却永恒。没有浮夸的表演,讲最平凡的人、最朴实的情,却道尽了人生悲欢离别,刻画出了最抚慰人心的人间烟火。柴米油盐,平清澹澹,花开花落,容颜逝去,永不变的是誓言;时光如梭,白驹过隙,历久弥新是爱意。
周秉义说:“人生啊,不过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旅程,终点都是一样的”。是啊,人生福祸相依。得到不必喜,失去无须悲,没有什么可以永远停留的。快乐和幸福不是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的。以平常心做平凡事,以真诚心待身边人。学会爱惜自己、成全他人、关爱家人、孝敬老人,其实,世间的事情既复杂又简单。自己简单了,世界就简单;自己快乐了,整个世界就快乐了。电视连续剧《人世间》是我看过的最美最真最实最令人感动的人间烟火剧。通过观看《人世间》,我们更应该保持热爱,坚守善良,用心工作和生活,这就是我们对人世间敬意的态度。
“岁月荣光”——观《人世间》有感是贵州卫视在《人世间》播出期间推出的文化专栏,记录观剧感悟,漫谈人生故事。欢迎投稿至邮箱gsgsdzb1@outlook.com。《人世间》每晚7点45分在贵州卫视播出,敬请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