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5年第102期 总第478期)

贵州资本市场 | 2025-06-04 09:05

一、5月IPO受理数创今年新高 创业板迎首批项目。据《证券时报》报道,5月30日,共有4家IPO企业获得受理,其中创业板打破今年“0受理”现象,迎来首批IPO项目。

根据统计,今年5月,沪深北三大交易所集中受理一批拟上市企业IPO申请,数量达16家,较前4个月受理情况实现大幅跃升,创今年单月新高。其中北交所受理家数仍然最多,占比接近70%。

截至目前,今年共有27家企业获得受理,数据显示,这批拟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多表现较强。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最新一年表现,比如深市主板今年受理的IPO企业扣非净利润均值达7.87亿元,沪市主板均值为3.52亿元,创业板均值为2.99亿元,北交所为0.92亿元。

二、300亿央企母基金设立 全国首批央企创投母基金启航。据《经济日报》报道,近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诚通科创投资基金(北京)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京完成工商登记。诚通科创投资基金是首批中央企业创投母基金,基金规划总规模3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由中国诚通牵头,联合中国石化、中国航油及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形成了“央企资本+产业龙头+地方资源”的多元协同架构。

投资领域方面,该基金将锚定“硬科技”投资主航道,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核心领域,通过“股权投资+生态孵化”的组合策略,构建从技术攻关到场景应用的完整投资链条,彰显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的关键枢纽作用。

该基金重点关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基金期限设计达15年,将通过对行业科技领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投资,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精准发力,培育更多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同时,基金力争瞄准央企未来3年至5年、甚至10年以上的核心技术需求,前瞻布局具有颠覆性技术、原创性引领性强的前沿科技公司。

三、支持科创发展 券商扎堆涌入债券“科技板”。据《新华财经》报道,继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明确支持金融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后,各市场参与主体迅速响应,积极贯彻“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政策导向,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桥梁”,正加速布局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科技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旨在进一步提升证券公司服务科创企业的融资能力。
支持科创债发行新规发布后,作为首批参与的证券公司,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东方证券、平安证券、银河证券、国联民生证券、华福证券等多家公司即在上交所发布了科创债发行公告,涉及规模合计超160亿元。
业内专家指出,发行科创债券将成为券商利用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一方面,这将为券商提供新的融资途径,有助于其筹集资金支持科创领域业务;另一方面也将助力券商加速打造产业投行和科技投行,完成前瞻布局。后续随着债券市场“科技板”的构建与进一步完善,预计券商发行科创债的规模会明显放量。

四、晋江修订出台《晋江市促进金融业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据《晋江经济报》报道,近日,晋江修订出台《晋江市促进金融业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支持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发展壮大,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扩大再生产。上市挂牌企业或后备企业通过资本市场首发、增发、配股等融资金额5000万元(含)以上,且资金用于在晋江市扩大再生产的,按融资金额的5%(首发按1%)给予奖励,当年度奖励总额最高不超300万元。《措施》支持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支持资金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鼓励上市挂牌企业或后备企业通过并购控股产业链上下游、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壮大。被并购企业落地晋江市的,并购金额5000万元(含)以上的,按照实际交易金额的5%给予奖励,最高不超100万元。

《措施》完善基金落地奖励。为吸引各类基金来晋集聚发展,《措施》对来晋设立的公募、私募股权或证券基金管理机构,分别给予300万元、80万元、30万元奖励;对来晋设立的股权基金,给予基金管理团队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奖励。

同时,《措施》强化企业创投机构集聚奖励。为鼓励产业龙头企业或上市企业设立企业创投机构(CVC),晋江在CVC招引基金管理人才上给予对接服务支持,给予50万元用于补贴管理团队;对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CVC管理机构,给予80万元奖励。

此外,《措施》明确,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融通资金等开展业务量较大、费率较低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将获得不同比例的风险补助和奖励。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