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吃饭困难户,饿一饿就一定能改善吗?
前不久在微信疯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儿媳苏珊让中国婆婆完全领教了中外育儿是有多么不同。一个任性不吃饭的孩子生生被亲妈饿着,还故意做孩子爱吃的饭菜就是不让他吃,让他为自己的任性付出代价。结果是:成功了!孩子自己养成了按时吃饭的好习惯。
很多妈妈在面对宝宝不吃饭的问题上,也都抱着“饿一饿就好”的态度。而这种“饥饿疗法”似乎在短期内也非常有效,饿个一两顿的,宝宝自然就吃饭了。
实际上,宝宝不爱吃饭其实原因有很多,家长应当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就让他饿着,小心饿出问题。
宝宝不吃饭的五种常见原因:
1、零食吃太多
一些儿童吃过多的甜食、水果糖、冰激凌等含糖较多的零食,胃总处于“工作”状态,而没有足够的食物排空时间处于不饥饿的状态,于是稚嫩的胃就会没有饥饿感,孩子自然会食欲不佳。
2、喂养不当
辅食添加不及时,孩子过度依赖乳制品而很少进食乳类以外的食品,从而影响孩子咀嚼功能的发育,这样必然使得孩子对日常食物的兴趣不浓,不爱吃饭。
3、家长对孩子的暗示及影响
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哪种饭菜好吃、哪种不好吃,就会给孩子以“暗示作用”,孩子听了这些话,很可能对某种食物产生反感,形成挑食、偏食的习惯。
或者家长在做辅食方面很随便,经常重复做某些食物,孩子习惯了也可能造成挑食、偏食。
4、孩子生活时间不规律
饮食不定时定量、任意玩耍、睡眠不足和缺少适量的活动,都会影响胃肠功能的正常运转,从而出现食欲不佳。
5、饮食环境与厌食
吃饭的地方人多嘈杂、开着电视、成人吸烟饮酒、吵吵闹闹等,这样的环境都不利于孩子进餐。
以上原因,就是容易导致宝宝不好好吃饭的罪魁祸首。所以,仅是像前面我们提到的,在爸爸妈妈们没有准确判断出宝宝是因为不饿,还是因为身体原因造成的不吃饭时,采用“饿一饿就好”这样的方式,并不完全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