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社会组织孵化云岩基地正式启动 ——凝聚多元力量共绘公益新蓝图
9月18日,在贵州省民政厅、贵阳市民政局和云岩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在2025年贵州省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项目支持下,由众心扬社区文化公益促进中心运营的云岩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启动仪式暨交流座谈会顺利举行。
来自政府部门、社区、公益机构、企业等领域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推动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时刻,为公益事业协同发展凝聚共识与擘画方向。
一、构建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
本次活动由众心扬社区文化公益促进中心主办,以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阵地,以社会组织孵化培育项目为支撑。贵阳市文旅局范志斌先生、云岩区民政局所长杨易东、知行社区副主任李梅、渔安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兼副主任倪叶飞等领导莅临指导。阳明云社区、贵州蓝切线消防、足研社、大成觉舍、天下名匠、观山堂、贵州中艺书画、贵阳东方儿童医院儿童康复专科、花之莲口腔、九典书房、留云社、择善茶文化、问道咏春、德胜茶园、贵阳三人行文化等20余家单位代表参与。
二、汇聚多元力量,共建公益生态
启动仪式上,众心扬社区文化公益促进中心向各位嘉宾表示欢迎。社会组织是政府、市场之外的重要社会力量,此次孵化基地启动,正是要将各领域“零散的光拧成火炬”,以合力推动公益事业走深走实。云岩区民政局指出孵化基地要围绕大局积极开展活动,按照贵州省民政厅项目管理要求有效推进,为云岩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后,各参会代表依次进行自我介绍,涵盖社区服务、消防公益、医疗帮扶、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云岩区公益力量的多元性与专业性。与会代表围绕“成功经验、机遇挑战、需求支持”,结合发展瓶颈、治理痛点及资源现状深入研讨,针对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足等共性难题集思广益。
三、主题分享:经验借鉴与专业赋能
在主题分享环节,阳明云社区刘洋老师作为一线实战专家,结合自身经验分享社区服务心得,并对未来半年公益事业规划提出建议。
贵州蓝切线消防苏涛教官聚焦消防公益与社区、机构的紧密关联,阐述了消防知识普及、应急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半年工作方向。
众心扬公益杨燕娜理事长则详细介绍了孵化基地的核心服务内容,明确将从基础保障、专业能力提升、资源对接三大板块为社会组织赋能。
基地将提供免费办公场地、政策解读、技能培训,以及搭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对接桥梁,助力优质公益项目落地。
四、座谈交流:共享实战心得共绘发展蓝图
座谈会环节气氛热烈,参会代表围绕“实战心得”与“未来计划”展开交流。无论是深耕社区服务的经验分享,还是针对特殊群体帮扶的项目设想,均体现了各单位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与责任感。
大家一致认为,孵化基地的成立为各机构搭建了协同合作的平台,将有效破解社会组织“有想法、缺资源”的困境。
通过交流,多家组织针对资源短缺与服务能力不足等共性难题集思广益,提出资源整合及互助联盟等解决方案。工作人员同步收集培训需求,为后续专题培训铺垫基础。
五、未来规划:精准服务与资源整合并重
云岩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的启动,是区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基地将以“赋能社会组织、激活服务活力”为目标。基地将通过精准服务与资源整合,让初创组织找到方向、成熟组织突破瓶颈,推动更多“小而美”的公益项目走进街道社区、惠及群众,助力形成“多元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下一步,基地将梳理需求清单,开展首期能力建设培训,逐步推进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作,切实将基地打造为社会组织经验共享与协同发展平台。
六、共筑公益未来: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这不是结束,而是我们一起做公益的开始。”活动最后,何朝峤表示,后续主办方将与各单位紧密联动。基地将以“常相见、做好事”为约定,持续凝聚公益合力,为云岩区社会治理注入更多活力与温暖。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云岩基地将构建“党委统筹、社区搭台、社会协同”工作机制,实现社会力量“聚得起、接得住、做得好”,让社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云岩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将逐步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机制,系统整合辖区闲置场地、公益资金、专业人才等资源,推动与社会力量精准对接。未来一年,基地计划孵化培育不少于15家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服务活动超100场,服务群众近万人次,让公益力量在云岩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