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痛让你“饱受折磨”,打疫苗可以预防!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会侵袭到皮肤和神经。该病毒如果在儿童时期感染,就是大家熟知的水痘,而在成年时期则通常表现为局部感染,即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不仅令人痛苦不堪,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在出疹最初30天内的疼痛为急性期带状庖疹疼痛,急性期后疼痛持续超过3个月以上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超过半年的疼痛比较顽固,被称之为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患过带状疱疹的患者都有共同的体会:痛!这种痛让人“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带状疱疹虽然令人痛苦,但通过了解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做到提高免疫力,积极接种疫苗,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远离带状疱疹对人体带来的危害。
专业指导: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疼痛科副主任李洪广
一、带状疱疹的病因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这种病毒会侵袭到皮肤和神经,常潜伏在感觉神经节中。初次感染带状疱疹可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而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或免疫防御功能受损时,如极度疲劳、恶性肿瘤、慢性传染病、HIV感染等情况下,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可再度被激活,通过感觉神经转移到皮肤,从而形成簇状水疱、脓疱,还会引起系列并发症。
二、带状疱疹的发病特征和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好发于春秋更替之季,发病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有研究报告指出,人群中大约20%-30%的个体会在一生中感染带状疱疹。
前驱症状:在疱疹出现前1-5天,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倦、低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以及患部皮肤的灼热感或神经痛等症状。
皮疹特点:皮疹通常出现在身体的一侧,沿某一神经分布区域呈带状排列,一般不超过躯干中线。皮疹起初为小红斑点,迅速形成丘疹,然后变成水疱,疱液清亮,周围有红晕。水疱在数天内可能混浊化脓或呈血性,5-10天后干燥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暂时性淡红色斑迹或色素沉着。
好发部位:带状疱疹好发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臂丛神经及坐骨神经等外周神经支配部位皮肤,如腰腹部、四肢及头面部。
自觉症状:患处有神经痛,皮肤感觉过敏。神经痛可在发疹前、发疹时或皮损痊愈后出现,表现为钝痛、跳痛、烧灼痛等。老年人和体弱者的疼痛程度可能更剧烈。
三、带状疱疹的并发症
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其疼痛程度可能超过女性分娩的疼痛,达到十级疼痛。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30%-50%的PHN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甚至长达10年或更久。
四、带状疱疹的治疗与护理
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等应在发疹后24-72小时内开始使用,能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镇痛药物,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等可缓解神经痛。
局部治疗:外用抗病毒药膏直接涂抹在皮肤疱疹部位,有助于减轻疼痛和加速痊愈。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产品等舒缓皮肤的药膏或乳液可减轻瘙痒和不适感。
物理治疗:如局部红光治疗,可促进皮损消退。
护理:保持患部清洁干燥,穿宽松纯棉衣服,减少对患处的摩擦或刺激。避免触摸和挠抓皮疹,以防病毒传播到其他部位或给他人造成感染。
五、预防措施有哪些
预防带状疱疹的关键是提高机体免疫力,我们可从这些方面做起:
改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坚持锻炼,避免疲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合理饮食:多吃高蛋白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提高抵抗力。
接种疫苗:疫苗是有效可行的预防手段。50岁及以上人群可接种进口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需接种两次;40岁及以上人群可接种国产的减毒活带状疱疹病毒疫苗,仅需接种一次。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疼痛科
科室成立于2012年, 共拥有医护人员17名,其中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初级职称8名,硕士研究生2名,在职研究生1名,安宁疗护专科护士2名,国际芳香治疗师1名,心理咨询师2名,中医治疗师1名,营养师1名,养老护理员1名。
科室依托肿瘤专科医院先进的专业化癌痛控制技术与优势条件,致力于对肿瘤终末期患者进行完全的主动医疗照护和舒缓治疗护理,在《“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推动医疗卫生机构“充分知情、自愿选择”的原则下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率先在省内为社区临终患者开展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生命教育,推进大众对“优逝”观念的认可,为癌痛患者带来的“私人定制”的抗癌及姑息治疗方案。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科室特色
在癌痛治疗中遵循减灭致痛源、减弱疼痛神经传导、增强疼痛神经负调馈原则,综合制定个性化、完善的治疗方案。围绕上述原则,科室以微创神经介入治疗疼痛性疾病为特色,拥有先进的疼痛治疗设备,如北琪神经射频仪、意大利臭氧治疗仪、HANSE治疗仪等。熟练开展除普通疼痛科应用的各种神经介入技术以外,还特别擅长影像引导下深部颅神经以及胸腹腔内脏神经丛的治疗用于各种癌性疼痛及慢性疼痛的诊疗,全面开展了多种神经微创介入治疗疼痛。
诊疗范围
癌性疼痛,特别是各种顽固性癌痛;头面部疼痛:三叉神经痛、非典型颜面痛、舌咽神经痛、枕神经痛、紧张性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等;慢性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3横突综合症、肌筋膜炎、骨性关节炎等;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及后遗痛、灼性神经痛/交感神经萎缩症、糖尿病性神经痛、幻肢痛、残肢痛、脊神经后支痛等;周围血管性疾病:雷诺氏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各种慢性顽固性疼痛;一些非疼痛性疾病:如膈肌痉挛、不定陈述综合征,脑供血不足等。
王 远 军
主任医师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疼痛科主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疼痛科学科带头人。从事慢性疼痛诊疗工作20余年。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软组织痛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学专委会第一届腰背痛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委,贵阳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贵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国际风湿疼痛医师集团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擅长脊椎源性疼痛、四肢关节疼痛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痛、顽固性疼痛的治疗。
李 洪 广
副主任医师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宁养院副主任。从事疼痛临床诊疗工作15年余,发表疼痛学术论文6篇,参编《实用临床麻醉学》专著一部,专利注册三项,参编诊疗规范一项,《黔医人才》,贵阳市疼痛学会委员。
擅长癌性疼痛、各类慢性疼痛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慢性紧张性头痛、颈源性头痛、神经痛、交感神经链综合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纤维肌痛综合症、全身性生疼痛、复杂区域疼痛综合症等疼痛疾病的诊治及治疗。